一項沒有專家支持的政策 - 信報 16/11/2006
工聯會接受最低工資的檢討縮短1年,被指責為出賣工人利益,工會及泛民主派人士將最低工資與社會良知掛上勾.而經濟學家對最低工資制卻大力反對,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在內地《江南時報》撰文說:「『最低工資』是我知道的、唯一的沒有任何經濟學者贊同的政策。經濟這門學問傻佬甚多,什麼發神經的政策也有行內君子支持,只是最低工資沒有。」(2006年9月14日,「有沒有必要實行最低工資制」)
最低工資的政爭反映深層的公共政策對立.支持最低工資的政界提出的理據,最基本的假設是──僱員缺乏議價能力,被僱主「剝削」,若政府不訂立最低工資法例,他們將繼續任由宰割.
在內地,很多學者贊成最低工資,因為他們有馬克思經濟觀.在資本家與勞動階層之間的僱傭關係是不平衡,僱員沒有討價還價的實力,所以,政府必須介入,保障僱員的利益。根據馬克思,任何僱傭關係都是「剝削」,最低工資應全面推行.這個看法不為傳統經濟學家接受,若真的如是,香港人到內地投資設廠,聘請廉價內地工人也是「剝削」?若真的是「剝削」而不進行改革開放,內地人民生活可以改善嗎?
根據傳統經濟學,只要沒有強逼、欺騙成份,僱員自願做一份工,集合起來,那便出現一個市場工資.僱主當然會壓低人工,不過,僱員也會找尋更高工資,如果供不應求,請不足人的企業便會提供較高人工,否則企業不能健全運作.這樣,市場工資便上升,而值得留意的是,市場上仍然有僱主壓低人工,所謂「剝削」仍然存在.政府因為「剝削」的存在而作出人為干預,只會引來經濟或社會問題.
最低工資制扭曲勞動力的供應,也強化不健康的社會意識.如果年輕的非技術工人可獲得本應不值的「最低工資」,他們得到的訊息是社會會照顧他們,不需自我增值.結果,他們失去自我增值的動力,強化倚賴社會的意識.
對經濟惡果,經濟學家說之甚詳,包括低技術工人及弱勢社群反被淘汰,扭曲人力資源市場訊息等,在此不重覆.事實上,最低工資推動者同意香港企業一直有生產北移的趨勢,因此只將最低工資立法的範圍局限在不易外移的工種如保安及清潔.這是否便可行?
當然不行.在珠江三角洲甚至更遠,有數以千萬計的廉價勞工希望隨時來港,實施部分工種最低工資制後,那些工種的工資不再反映實質需求,即使那些工種不能北移,但當工資比真正具經濟效益的工資低時,會否鼓勵更多內地人來港找低技術工作?
有多少內地人可以來港?終審庭2001年裁定莊豐源案勝訴,父母均不是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內地夫婦,若在香港產子,小孩子(俗稱「國產嬰」)同樣可以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去年父母均非港人卻來港產子個案達8,837人!最低工資長遠來說,會吸引這批低技術的潛在人口湧港.
還需要配合來看的是香港福利制度.福利制度很多時扮演一個最低工資的社會角色.例如,在香港,三人家庭可領綜援8千多元,四人家庭可領約1萬元,那麼,收入不夠的可以申請低收入綜援,令收入與綜援總數追至上述水平.更嚴重的是,若不是因為自力更新的觀念,單用「收入」去作決定,低於這些水平的工作人口甚至情願脫離勞動市場,坐享社會福利.
領取綜援福利的個案有近30萬,涉及近55萬名市民,也就是說,扣除外籍家庭傭工,接近12個港人中便有一人受惠於綜援福利.受惠於公屋福利的住戶更普及,2006年第2季,有71萬住戶居住在公共租住房屋,即公屋,佔全港住戶31%,位於世界前列水平.而2006年4月開始,以四人住戶為例,入息低於14,600元以及資產少於356,000元的四人住戶有資格申請入住公屋.房署估計符合申請公屋的住戶有12.65萬戶。
基層住戶承受香港沉重的失業及物價壓力,但在珠三角地區卻大為寬裕.然而制約著他們北上正是太好的香港社會福利及公共服務.公屋、福利提供穩健的安全網,再加上醫療、教育及其他公共服務及設施和內地的差距,低技術工作的港人,在港獲得良好的公共服務及福利,不願返回內地找尋更多及更合適的工作機會.香港的福利網一直具有變相津貼工資的效果.
人口政策專責小組2003年報告書提出多項增加香港人口質與量的政策,其中提出的一個議題便是究跨界續領福利的問題.福利可攜化可令港人可以獲得香港的福利,嘗試到內地重建新生.然而,3年時間己過,沒有甚麼方案可供考慮,原因何在?
福利不可攜不變下,再加上最低工資制,兩相結合之下,將吸引內地低技術人士南下,又會令受惠的香港工人階層,減低自我增值的動機,更令因最低工資失去工作的工人階層,進而領取綜援,造成長期倚賴他人,滯留香港的惡劣後果.
一項沒有專家支持的政策 - 信報 16/11/2006
工聯會接受最低工資的檢討縮短1年,被指責為出賣工人利益,工會及泛民主派人士將最低工資與社會良知掛上勾.而經濟學家對最低工資制卻大力反對,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在內地《江南時報》撰文說:「『最低工資』是我知道的、唯一的沒有任何經濟學者贊同的政策。經濟這門學問傻佬甚多,什麼發神經的政策也有行內君子支持,只是最低工資沒有。」(2006年9月14日,「有沒有必要實行最低工資制」)
最低工資的政爭反映深層的公共政策對立.支持最低工資的政界提出的理據,最基本的假設是──僱員缺乏議價能力,被僱主「剝削」,若政府不訂立最低工資法例,他們將繼續任由宰割.
在內地,很多學者贊成最低工資,因為他們有馬克思經濟觀.在資本家與勞動階層之間的僱傭關係是不平衡,僱員沒有討價還價的實力,所以,政府必須介入,保障僱員的利益。根據馬克思,任何僱傭關係都是「剝削」,最低工資應全面推行.這個看法不為傳統經濟學家接受,若真的如是,香港人到內地投資設廠,聘請廉價內地工人也是「剝削」?若真的是「剝削」而不進行改革開放,內地人民生活可以改善嗎?
根據傳統經濟學,只要沒有強逼、欺騙成份,僱員自願做一份工,集合起來,那便出現一個市場工資.僱主當然會壓低人工,不過,僱員也會找尋更高工資,如果供不應求,請不足人的企業便會提供較高人工,否則企業不能健全運作.這樣,市場工資便上升,而值得留意的是,市場上仍然有僱主壓低人工,所謂「剝削」仍然存在.政府因為「剝削」的存在而作出人為干預,只會引來經濟或社會問題.
最低工資制扭曲勞動力的供應,也強化不健康的社會意識.如果年輕的非技術工人可獲得本應不值的「最低工資」,他們得到的訊息是社會會照顧他們,不需自我增值.結果,他們失去自我增值的動力,強化倚賴社會的意識.
對經濟惡果,經濟學家說之甚詳,包括低技術工人及弱勢社群反被淘汰,扭曲人力資源市場訊息等,在此不重覆.事實上,最低工資推動者同意香港企業一直有生產北移的趨勢,因此只將最低工資立法的範圍局限在不易外移的工種如保安及清潔.這是否便可行?
當然不行.在珠江三角洲甚至更遠,有數以千萬計的廉價勞工希望隨時來港,實施部分工種最低工資制後,那些工種的工資不再反映實質需求,即使那些工種不能北移,但當工資比真正具經濟效益的工資低時,會否鼓勵更多內地人來港找低技術工作?
有多少內地人可以來港?終審庭2001年裁定莊豐源案勝訴,父母均不是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內地夫婦,若在香港產子,小孩子(俗稱「國產嬰」)同樣可以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去年父母均非港人卻來港產子個案達8,837人!最低工資長遠來說,會吸引這批低技術的潛在人口湧港.
還需要配合來看的是香港福利制度.福利制度很多時扮演一個最低工資的社會角色.例如,在香港,三人家庭可領綜援8千多元,四人家庭可領約1萬元,那麼,收入不夠的可以申請低收入綜援,令收入與綜援總數追至上述水平.更嚴重的是,若不是因為自力更新的觀念,單用「收入」去作決定,低於這些水平的工作人口甚至情願脫離勞動市場,坐享社會福利.
領取綜援福利的個案有近30萬,涉及近55萬名市民,也就是說,扣除外籍家庭傭工,接近12個港人中便有一人受惠於綜援福利.受惠於公屋福利的住戶更普及,2006年第2季,有71萬住戶居住在公共租住房屋,即公屋,佔全港住戶31%,位於世界前列水平.而2006年4月開始,以四人住戶為例,入息低於14,600元以及資產少於356,000元的四人住戶有資格申請入住公屋.房署估計符合申請公屋的住戶有12.65萬戶。
基層住戶承受香港沉重的失業及物價壓力,但在珠三角地區卻大為寬裕.然而制約著他們北上正是太好的香港社會福利及公共服務.公屋、福利提供穩健的安全網,再加上醫療、教育及其他公共服務及設施和內地的差距,低技術工作的港人,在港獲得良好的公共服務及福利,不願返回內地找尋更多及更合適的工作機會.香港的福利網一直具有變相津貼工資的效果.
人口政策專責小組2003年報告書提出多項增加香港人口質與量的政策,其中提出的一個議題便是究跨界續領福利的問題.福利可攜化可令港人可以獲得香港的福利,嘗試到內地重建新生.然而,3年時間己過,沒有甚麼方案可供考慮,原因何在?
福利不可攜不變下,再加上最低工資制,兩相結合之下,將吸引內地低技術人士南下,又會令受惠的香港工人階層,減低自我增值的動機,更令因最低工資失去工作的工人階層,進而領取綜援,造成長期倚賴他人,滯留香港的惡劣後果.
香港錯失日本商機? - 信報 7/9/2004
匯豐銀行集團進軍日本消費信貸業務,近月連番受挫,繼收購當地最大消費信貸公司武富士(Takefuji)的股權失敗後,收購第四大消費金融公司Aplus的計劃亦不敵主要股東為德意志銀行及通用電氣(GE)的日本新生銀行。雖然如此,只要有志者事竟成,匯豐打入高達960億美元的日本消費金融市場還是指日可待的. 另外,電盈主席李澤楷接受日本傳媒訪問時透露,其私人公司盈拓將亞洲總部選在日本,並在東京擁有不少高質素物業,包括在98年以900億日圓(約63億港元)高價購入的東京火車站前的四季酒店,又曾在去年夥拍其他財團私人購入日本電訊4%股權,九個月轉手賣出,賺了約4億港元。在訪問中的核心訊息是,他一直參與日本市場,現正積極探索日本金融、通訊及地產業的商機. 事實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三年前推行結構性經濟改革,其中一項是撤銷管制規定,部分國企計劃私營化,又推出吸引外資的「投資日本」計劃(Invest Japan),期望在5年後直接投資的數額可以倍增.一直強調自給自足,自我封鎖的日本闖出重要的第一步. 香港企業一直在國際市場東征西討,但對日本市場的成績始終是「交白卷」,是否突破在即呢?另一方面,配合1999年落實的「走出去」(進軍海外)戰略,中國企業進軍日本已經開始了勢頭.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上海代表處於去年12月在上海市首度召開了促進中國企業進軍日本的交流會。根據中國貿促會駐日本代表處的資料,截至2003年8月,中國企業在海外設立了7千2百多家公司,100餘家在日本落戶。2001年上海電器集團收購日本秋山印刷公司,開創以併購獲取關鍵技術的對日投資模式;2003年三九集團和CFS集團收購日本著名藥品製造公司東亞制藥(富山縣),利用日方擁有的生產許可證,生產三九品牌醫藥保健品,同時在中日兩國銷售。 另外日本政府不再視中國為單純生產基地.在過去數年,中國與日本的整體貿易額超越了美國,中國的經濟發展令日本的貿易重心由歐美轉到亞洲國家.而日本企業打算設立分銷網絡打入內地市場,因此期望香港企業成為商業夥伴,提供協助.香港政府及企業是否忽略了日本商機? 前任日本駐港總領事橫田淳去年在一個午餐會的演辭,罕見地以嚴肅及認真的措詞說出日本企業對香港的期待:「雖然我侃侃而談了好一會,希望不算是說得太多,而且,我所說的都是經過思考的!」 港府知道日本的立場嗎?日方看來是不太滿意,他說:「我深信日本和香港的政府高層之間,應該進行更多高層次和深入的會議.有趣的是,自從我履新,至今不足1年,已先後接待了兩次總理到訪,還有經濟財政政策擔當大臣、外務大臣和兩位前任總理,雖然有那麼多大人物造訪,但每次都行色匆匆,因此對促進我們的工作關係並沒有太大幫助.」他又說:「我們想進一步促進日港關係,那麼我們就要想清楚自己所說的話,並且要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的日本人,深思之後,究竟對香港有甚麼期盼? 很多人看到日港關係在97年後的倒退,又看到中國內地的快速發展,我們和英語國家又有傳統緊密聯繫,日本又出現長期經濟不景的困境,於是政界及商界有意無意間將日本剔除出用心發展關係的名單之外. 來港履新近半年的日本駐香港總領事北村隆則在港言論不多,最近卻到訪廣州、深圳及東莞三個日商會,發表和以往不同的評論.他不再強調香港對日商拓展內地業務的中介角色,反而指出日商不再經香港而直接到廣東投資的趨勢. 筆者在2002年11月18日《信報》的「辭官還是趕科場? – 外資駐港地區統籌中心調查的啟示」一文已經舉證,在2000年中(截至六月一日止)至2001年中期間,在港的日本地區辦事處少了62家.另外又有起碼26家在1981年或以前已經在香港開業地區總部撤走,相信其中不少是日本企業.在香港的日本亞洲地區總部及辦事處總數2002年中有630家,比一年前少了63家.這是98年以來首次下跌,但一年間急劇減少了一成日本大企業.香港對日本企業的中介作用愈來愈減少在當時已經顯出端倪. 橫田淳提出港日關係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就是日語.他引述一些日本廠商表示,在上海聘請能操日本語的管理人才比香港容易。事實上,他不滿日語沒有列入為中學會考課程,令日語只被一家中學列為課程.香港人在日本大學取得的學位也不獲承認.香港人沒有著意發展中日之間的中介角色,在言語及文化上,香港都沒有多大作用,日本企業直接遷入內地自然理所當然. 然而,橫田淳也很坦率,指出日本企業的擔心.他說,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營商環境「非常」不滿意,因為大陸缺乏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法律制度及規則條例透明度不足,預測性低,更欠缺履行義務的意識觀念.筆者相信,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對日本人是有深層的憎惡. 在中國主辦的亞洲杯期間,不少中國球迷把對日本侵華舊恨情緒牽進去,公然對日本隊及日本球迷表示敵意,以噓聲「迎接」日本球隊出場,日本國歌伴著噓聲中奏起.中日球隊決賽結束後,數百名內地球迷在體育場外罵髒話、擲瓶、焚日本國旗發洩不滿情緒。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2002年在全國2百多個縣市進行首次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對日本感到「不親近」和「很不親近」的高達四成幾,「非常親切」和「親切」只有半成。更驚訝的是,香港「戰地記者」張翠容曾與一位內地老人家談到在伊拉克被擄的日本人質事件.張翠容認識其中一位女人質,很善良,在伊拉克做一些很有意義的工作,但那位內地老人家只聽到「日本人」三個字,便說:「伊拉克恐怖分子為甚麼放走日本人質?把他們砍頭便是了。」在在顯明中國民間瀰漫一股強烈反日的民族主義情緒. 任何一宗事端都會成為這種民族主義情緒的導火線,也是日商在內地的最大政治風險.即使在內地營運有低成本的優勢,有必要將愈來愈多的工序及營運遷入內地,以保持在業內的競爭力,日商一旦看清楚,仍然要有第二手準備.日商應該和港人合作淡化日本色彩,或者僱用港人及內地人作中層甚至高層管理,或者在港設立總部.2003年10月,香港日本人商工會議所向會員進行的一份調查發現,有3成半受訪者表示會將部分生產工序移往中國內地,更有2%會遷離,5%正考慮遷離.雖然如此,仍有六成半認為香港營運總部是重要及必需的,較前年增加七個百分點.可見,在日本政府未有深切悔疚侵華行為的背景下,日本企業一方面會將工序及營運遷入內地,另一方面更體會到將總部設在香港的重要性.然而,面對亞洲最大的經濟體系,香港政府及企業理應多加探索商機,配合內地發展策略,擔負起中介及其他角色.
香港錯失日本商機? - 信報 7/9/2004
匯豐銀行集團進軍日本消費信貸業務,近月連番受挫,繼收購當地最大消費信貸公司武富士(Takefuji)的股權失敗後,收購第四大消費金融公司Aplus的計劃亦不敵主要股東為德意志銀行及通用電氣(GE)的日本新生銀行。雖然如此,只要有志者事竟成,匯豐打入高達960億美元的日本消費金融市場還是指日可待的. 另外,電盈主席李澤楷接受日本傳媒訪問時透露,其私人公司盈拓將亞洲總部選在日本,並在東京擁有不少高質素物業,包括在98年以900億日圓(約63億港元)高價購入的東京火車站前的四季酒店,又曾在去年夥拍其他財團私人購入日本電訊4%股權,九個月轉手賣出,賺了約4億港元。在訪問中的核心訊息是,他一直參與日本市場,現正積極探索日本金融、通訊及地產業的商機. 事實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三年前推行結構性經濟改革,其中一項是撤銷管制規定,部分國企計劃私營化,又推出吸引外資的「投資日本」計劃(Invest Japan),期望在5年後直接投資的數額可以倍增.一直強調自給自足,自我封鎖的日本闖出重要的第一步. 香港企業一直在國際市場東征西討,但對日本市場的成績始終是「交白卷」,是否突破在即呢?另一方面,配合1999年落實的「走出去」(進軍海外)戰略,中國企業進軍日本已經開始了勢頭.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上海代表處於去年12月在上海市首度召開了促進中國企業進軍日本的交流會。根據中國貿促會駐日本代表處的資料,截至2003年8月,中國企業在海外設立了7千2百多家公司,100餘家在日本落戶。2001年上海電器集團收購日本秋山印刷公司,開創以併購獲取關鍵技術的對日投資模式;2003年三九集團和CFS集團收購日本著名藥品製造公司東亞制藥(富山縣),利用日方擁有的生產許可證,生產三九品牌醫藥保健品,同時在中日兩國銷售。 另外日本政府不再視中國為單純生產基地.在過去數年,中國與日本的整體貿易額超越了美國,中國的經濟發展令日本的貿易重心由歐美轉到亞洲國家.而日本企業打算設立分銷網絡打入內地市場,因此期望香港企業成為商業夥伴,提供協助.香港政府及企業是否忽略了日本商機? 前任日本駐港總領事橫田淳去年在一個午餐會的演辭,罕見地以嚴肅及認真的措詞說出日本企業對香港的期待:「雖然我侃侃而談了好一會,希望不算是說得太多,而且,我所說的都是經過思考的!」 港府知道日本的立場嗎?日方看來是不太滿意,他說:「我深信日本和香港的政府高層之間,應該進行更多高層次和深入的會議.有趣的是,自從我履新,至今不足1年,已先後接待了兩次總理到訪,還有經濟財政政策擔當大臣、外務大臣和兩位前任總理,雖然有那麼多大人物造訪,但每次都行色匆匆,因此對促進我們的工作關係並沒有太大幫助.」他又說:「我們想進一步促進日港關係,那麼我們就要想清楚自己所說的話,並且要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的日本人,深思之後,究竟對香港有甚麼期盼? 很多人看到日港關係在97年後的倒退,又看到中國內地的快速發展,我們和英語國家又有傳統緊密聯繫,日本又出現長期經濟不景的困境,於是政界及商界有意無意間將日本剔除出用心發展關係的名單之外. 來港履新近半年的日本駐香港總領事北村隆則在港言論不多,最近卻到訪廣州、深圳及東莞三個日商會,發表和以往不同的評論.他不再強調香港對日商拓展內地業務的中介角色,反而指出日商不再經香港而直接到廣東投資的趨勢. 筆者在2002年11月18日《信報》的「辭官還是趕科場? – 外資駐港地區統籌中心調查的啟示」一文已經舉證,在2000年中(截至六月一日止)至2001年中期間,在港的日本地區辦事處少了62家.另外又有起碼26家在1981年或以前已經在香港開業地區總部撤走,相信其中不少是日本企業.在香港的日本亞洲地區總部及辦事處總數2002年中有630家,比一年前少了63家.這是98年以來首次下跌,但一年間急劇減少了一成日本大企業.香港對日本企業的中介作用愈來愈減少在當時已經顯出端倪. 橫田淳提出港日關係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就是日語.他引述一些日本廠商表示,在上海聘請能操日本語的管理人才比香港容易。事實上,他不滿日語沒有列入為中學會考課程,令日語只被一家中學列為課程.香港人在日本大學取得的學位也不獲承認.香港人沒有著意發展中日之間的中介角色,在言語及文化上,香港都沒有多大作用,日本企業直接遷入內地自然理所當然. 然而,橫田淳也很坦率,指出日本企業的擔心.他說,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營商環境「非常」不滿意,因為大陸缺乏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法律制度及規則條例透明度不足,預測性低,更欠缺履行義務的意識觀念.筆者相信,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對日本人是有深層的憎惡. 在中國主辦的亞洲杯期間,不少中國球迷把對日本侵華舊恨情緒牽進去,公然對日本隊及日本球迷表示敵意,以噓聲「迎接」日本球隊出場,日本國歌伴著噓聲中奏起.中日球隊決賽結束後,數百名內地球迷在體育場外罵髒話、擲瓶、焚日本國旗發洩不滿情緒。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2002年在全國2百多個縣市進行首次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對日本感到「不親近」和「很不親近」的高達四成幾,「非常親切」和「親切」只有半成。更驚訝的是,香港「戰地記者」張翠容曾與一位內地老人家談到在伊拉克被擄的日本人質事件.張翠容認識其中一位女人質,很善良,在伊拉克做一些很有意義的工作,但那位內地老人家只聽到「日本人」三個字,便說:「伊拉克恐怖分子為甚麼放走日本人質?把他們砍頭便是了。」在在顯明中國民間瀰漫一股強烈反日的民族主義情緒. 任何一宗事端都會成為這種民族主義情緒的導火線,也是日商在內地的最大政治風險.即使在內地營運有低成本的優勢,有必要將愈來愈多的工序及營運遷入內地,以保持在業內的競爭力,日商一旦看清楚,仍然要有第二手準備.日商應該和港人合作淡化日本色彩,或者僱用港人及內地人作中層甚至高層管理,或者在港設立總部.2003年10月,香港日本人商工會議所向會員進行的一份調查發現,有3成半受訪者表示會將部分生產工序移往中國內地,更有2%會遷離,5%正考慮遷離.雖然如此,仍有六成半認為香港營運總部是重要及必需的,較前年增加七個百分點.可見,在日本政府未有深切悔疚侵華行為的背景下,日本企業一方面會將工序及營運遷入內地,另一方面更體會到將總部設在香港的重要性.然而,面對亞洲最大的經濟體系,香港政府及企業理應多加探索商機,配合內地發展策略,擔負起中介及其他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