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港人忽略科網商機 - 信報


   有中國Google稱號的搜索引擎商百度,在納指上市,股價狂飆數倍,市盈率高達二千倍。雅虎斥資十億美金入股內地網上貿易網阿里巴巴,一時之間出現香港科網股尋寶熱,結果卻是寥寥無幾,無法形成氣候。

  在港人不予看好的情況下,內地手機短訊在新世紀爆炸性傳遞全國。中移動最新公布的上半年業績中,短訊收入逾一百一十六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上升七成以上。中移動的股價近月狂升,明顯地和投資者認同其新增長動力有關。

   香港實業家及投資者是否囚於思維桎梏,錯失龐大商機?短訊熱潮是否彰顯,科網泡沫時期的「內容是王」說法,悄然成真?下一個手電增長點是甚麼?有人說是 手機電視。據報,手機電影《那一刻》、手機電視《正德演義》,以及內地首部手機互動情景劇《白骨精外傳》陸續誕生。內地短訊熱潮之後,那一個是新的科技應 用熱點呢?

業務的突破口

  最近,電盈宣布以三億多元人民幣代價,向網通有條例地收購網通寬帶百分之五十權益,正式進軍 杭洲及寧波互聯網接入及網絡資訊服務。正如《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題為「電盈欲購網通寬帶百分之五十股權在國內佈局IPTV」(八月二十五日)報道,電 盈在香港的寬帶視頻業務用戶規模有限,內地市場才有規模效應,而電盈希望將IPTV(即網絡電視)業務布局內地市場。然而,本地投資界沒多大關注。

   在內地,情況卻截然不同,多家內地巨無霸企業憧憬IPTV業務。網通把二○○五年定為進軍網絡電視年(《通信世界》二○○五年一月五日,「二○○五成為 網通進軍IPTV年」);中國電信也有類似的宣示──「網絡電視發展年」(《新快報》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中國有線擬投入四十億元巨資」);康佳最 近也宣布將IPTV定位為新的產業突破點。內地傳媒報道,在內地網絡遊戲吃到頭啖湯的盛大網絡,以逾二十億元人民幣入主新浪網,又斥資十億元人民幣進軍 IPTV,並視之為新年度的業務突破口,並可能收購鳳凰衛視等電視台,建立「網路迪士尼王國」。(《工商時報》二○○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中國的網路迪士 尼王國」)

  所謂IPTV,亦有簡稱寬頻或寬帶電視,被視為挑戰傳統免費電視的傳播模式,甚至是一種顛覆,有潛力成為一個爆炸式增長點。

  IPTV利用寬頻網絡提供電視、 VOD(video on demand)點播、視頻錄像等服務,用戶不單能夠單向接收影視節目外,更能雙向互動,可以暫停、回後電視節目。IPTV亦可以將電視服務和互聯網瀏覽、電子郵件、網上遊戲、商務及教育結合在一起。

三綱融合大勢所趨

   一九九九年英國VideoNetworks公司推出IPTV業務,台灣的中華電信及亞太電信公司也大力發展IPTV業務。據報,亞太電信IPTV電子商 務營業額高達一億新台幣。據市場研究公司MRG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IPTV用戶數量將從二○○四年的二百萬增加到二○○八年的二千六百萬。還有,港人不 太着意的是,電訊盈科在二○○三年九月推出的IPTV服務NOW,截至六月底,ARPU值達一百一十港元,用戶超過四十四萬,用戶數目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 位。

  隨着科技發展,互聯網、電視網、電信網融合,即所謂三網融合,是大勢所趨;問題只是,究竟網絡電視還是數碼電視(Digital TV)會取得主導地位呢?

   目前內地有三億電視用戶,收看的是模擬制式(Analog)。內地正推動將制式轉為數碼電視。因此,若以每戶每月基本收視費三十元計,每年有一千億元人 民幣收入,更重要的是,數碼電視是容讓客戶「點播」,收入充滿憧憬。然而,不少人看好IPTV,因為「點播」和網絡文化更相近。

  無論網絡電視還是數碼電視勝出,內容及提供形式都不再一樣。王曉初去年底上任中電信總經理時透露,中電信要向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那就是說,把訊息產業和文化產業結合起來,使訊息產業為文化產業服務,延伸寬頻產業價值鏈。港人腦中有這條價值鏈嗎?

對科網發展視為虛幻

  這個問題香港人不感興趣。只有市幻率、沒有市盈率的科網股爆破,港人對「前朝」發展高科技的手法口嗤之以鼻,因而對科網發展視為虛幻,抱持反智態度,對高新科技回到以往「High-Tech 揩嘢」的思維,對其「真實」發展視而不見。

  內地業界在掏空心思,「挖潛」固網,港人卻將固網看為大而無當的老古板,在網上的是夕陽行業。本港記者專訪內地科技及電訊企業負責人時,仍然持有科網商機並不實在的假設,懷疑科網的發展潛力,處處質疑對方的商業及投資取向。殊不知,成見敝人的是無知港人。

   香港經濟要向知識經濟轉型,有可能走一條完全「非科技化」的路嗎?正確的經濟出路問題是否應該是:何種高新科技(如資訊科技)適合香港發展?香港怎樣提 升這種科技?應加強開發、採購還是應用這種科技? 不問情由而反智地忽略科技發展及其引伸的商機,香港經濟體系怎能提升上新一個階梯,又怎能配合國家的急速發展?香港是步向無知型經濟,還是知識型經濟?


乏知識專才 港就業結構劣化 - 信報


   特首曾蔭權發表其首份施政報告,不斷強調工務工程(包括添馬艦政府總部)所帶來的就業崗位,而非整體經濟效益,是否顯示他的施政以就業為本?若是如此,他能夠解決香港結構性失業及知識型人力不足問題嗎?

   究竟香港有沒有「結構性失業組別」呢?筆者認為要符合「結構性失業組別」有兩個條件,第一,其工作崗位即使在經濟向上時亦不能創造出來,更甚的是會流 失;反之經濟踏入衰退期,這些「結構性失業組別」的工作崗位更將會急跌。第二,若這些「夕陽」經濟環節的失業人士能夠成功轉行,那便不構成結構性失業問 題。因此「結構性失業組別」的失業人口不能轉任其他職位,形成長期失業者。

  香港失業率徐徐下跌,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跌至百分之五點七便停下來,而這個失業率是三年多以來的低位。由於七月開始畢業生加入就業市場,「消化」需時,每年六月的數據最適合用作評估每年就業市場結構的變化。

應扶持維修行業

   根據第二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報告,製造業就業人口在過去一年減少近二萬人,通訊業少三千人,不過這兩個行業失業人口都減少,意味著這兩行業有廣泛成 功轉行的現象。而運輸業就不同,其他行業不能完全吸納,就業減少五千人,失業增加近一千人至一萬七千,幸好失業率只是百分之五點二,還未算嚴重結構性失 業。那失業率最嚴重的建造業又如何呢?

  建造業中,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二點六的地基及上蓋工程就業人口在過去一年減少二千人,但失業人數 卻減少近七千人,可見部分人成功轉行。但裝修及保養工程業卻不同,其就業崗位持平,但失業人數略增,失業率更上升零點四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八點一。這行業 不隨經濟復甦而增加就業機會,業內人士沒有因其他行業較好景而轉行,這個行業已經可以初步被列作「結構性失業組別」。

  這行業有一萬五千人失業,以建造業每月九千五元入息中位數計算,涉及每年十七億的經濟規模。

  如果政府以推動就業、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為施政綱領的話,政府應該將焦點放在裝修及保養工程業,而不是地基及上蓋工程業。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必須提升本地勞動人口的素質,才可有效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競爭,才可以全方位發展經濟。事實上,這個問題對香港整體競爭力有極大影 響。最近引來朝野全力反駁的「世界經濟論壇」二○○五年競爭力報告,反駁的重點都放在香港在「反貪污」、維護司法獨立及保護產權方面仍然做得很好。事實 上,但根據報告調查訪問跨國行政人員,在所列舉的十四項因素中,那些構成營商最大阻礙。香港營商最大的問題並非貪污,這問題只佔百分之五的比重,最大影響 來自沒有足夠有學識的勞動力,佔百分之十八比重,其次是政府不穩定性(百分之十六)及政府效率差(百分之十五)。作為服務業中心的香港,明顯出現嚴重發展 樽頸。

  在過去一年,以就業結構來看,香港的經濟結構是緩慢地知識化。經理及行政級人員、專業人員及輔助專業人員分別增加三萬一千、一萬 六千及一萬五千,而工藝及有關人員;機台及機器操作員及裝配員;以及非技術工人分別減少二千、一萬二千及四千人。有專上教育學歷(包括非學位)的就業職位 增加五萬六千,而無教育、幼稚園及小學教育的就業人數減少一萬人。有專上教育學歷的就業比例略為上升一點二個百分點,不過仍然只有百分之二十九一。

  另一方面,就業結構亦出現另一些劣化趨勢。第一,勞動人口年老化。過去一年十五至十九歲,二十至二十九歲及三十至三十九歲勞動人口都減少,總共有二萬五千人淨流出勞動市場;相反,四十至四十九及五十至五十九歲卻淨增加五萬二千人,一來一回是接近七萬八千。

低技術業年老化

   第二,那些不能在經濟復甦中製造更多就業崗位的行業亦出現年老化現象。例如,製造業逾五十歲就業人口保持不變,但少於五十歲的卻少了一萬五千。建造業就 業人口變動不大,但超過五十歲的就業人數增加一萬一千人,三十至四十九歲就業人口減少八千人,十五至二十九歲少四千人。運輸、倉庫及通訊業中三十至四十九 歲減少了一萬一千萬個就業人口,但超過五十歲的卻增加五千。在職業類別中,文員、工藝人員、非技術工人逾五十歲員工都增加,年紀較輕的卻減少。他們在經濟 回升時的就業處境令人擔心。

根據統計署今年七月統計月刊的《曾受專上教育或從事管理╱專業╱輔助專業人員的人力資源分析》專題文章,每 年高等教育院校提供的畢業生人數在二○○三年為五萬五千人,比十年前的二萬二千多出一倍半,但這個人力資源結構知識化的過程最多只能令有專上學歷的就業比 例每年緩升一點五個百分點,足夠嗎?若不足夠,制訂全方位政策吸引專才是刻不容緩。

香港應發展「摩鐵」 - 信報


  「『意式咖啡加牛奶的拿鐵(Latte),好喝;汽車加旅館的摩鐵(Motel),更好玩。』這句話,最近常被年輕人掛在嘴上。」(台灣《經濟 日報》,二○○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摩鐵夜未眠台中汽車旅館豪華包裝狂淘金」)的報道,道出台灣這個新產業.Motel原本名為汽車旅館,但在台灣卻出現大 演化,亦出現新的名詞「摩鐵」,以作識別.而台灣「摩鐵」不單成為時尚,更發展成為獨特產業。

  在美國,伴隨穿州過省自駕車旅遊,汽車旅館發展成為幾萬家旅館的「驛站式」配套產業。不過,汽車旅館市場定位比酒店低,只是一星級到兩星半之間,住宿價格三數十美元一晚.至於自駕車旅遊不發達的地方,汽車旅館成為情侶隱密約會的地方。

   台灣的汽車旅館卻是異數,在精品化、時尚化、科技化、娛樂化下,發展成為「摩鐵」,超越男歡女愛的產業.摩鐵結合了海外度假村的規劃,不少設有溫泉 SPA、蒸氣室、投影銀幕、按摩椅、卡拉OK及游泳池,變成浪漫的超優新景點,吸引上班族及一家大小,孕育成別樹一幟的休閒娛樂文化。

   摩鐵如雨後春筍般發展,據《聯合報》(二○○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報道,去年台灣摩鐵超過五百間,營業額保守估計二百億元新台幣,甚至可能有四百億元。據內 政部統計,去年台灣到摩鐵消費的人數,高達二百七十五萬人次.興建摩鐵的投資熱潮亦因此在台灣捲起,房間投資比酒店更高,動輒以億元計算。

  香港應該發展摩鐵產業,不單令市民多一種去處,也有兩個策略性好處。

吸引自由行自駕遊客

   第一,根據全國假日旅遊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的《二○○六年春節黃金周旅遊統計報告》,由於內地擁有汽車的家庭大增,在春節黃金周,全國各地的「自駕遊」 成為新趨勢.北京、天津、蘇州、成都和三亞等一些大中城市中,自駕車出旅佔短途旅遊達三分二以上。不少大城市的汽車租賃公司,春節期間的自駕車很早便全被 預訂。而在春節期間,以自由行方式前往香港旅遊的內地旅客,比去年同期增長兩成.在廣東省,每一百個家庭便有二點三部私家車,駕車出外旅遊的習慣比其他省 市有過之而無不及.一直以來,在黃金周期間,廣州有超過五十萬人自駕遊。隨着香港和珠三角關係愈益緊密,來港自駕遊將成為將來的趨勢.香港有摩鐵,是否可 以增加對這批自駕遊客的吸引力?

  第二個因素涉及香港的丁屋問題.現積壓丁屋申請多達逾萬宗,根據去年頭地政總署長和鄉議局代表開會後的共識,每年審批目標也只是處理二千三百宗申請。由於地政總署審批緩慢,申請輪候最長達十年以上,村民對政府大表不滿。

  擁有丁屋權的原居民可以將發展權「賣」給私人發展商,不過這種轉售嚴格來說,只是預售,因此稱為「借名」,借名費在二十至三十萬元之譜.而發展商往往搜集丁屋權後便發展村屋屋苑,提供較專業的管理。

加快處理積壓丁屋申請

   為加快處理積壓的丁屋申請,新界鄉議局曾建議在鄉郊用途土地內容許興建丁屋。事實上,城市規劃委員會已經執行規劃指引,透過簡化程序,鼓勵發展商進行地 積比率零點四倍的低密度發展,例如興建住宅、高爾夫球場等。筆者認為,在這些荒廢農地改劃為「鄉郊用途」土地上,可以優先考慮興建摩鐵.另外,「綠化地 帶」、「自然保育區」及「海岸保護區」等,亦可以接受有限度的摩鐵申請,當然有關的申請計劃必須符合環保及保育的嚴格要求。

  地政總署及 應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審批摩鐵申請,而旅遊事務署的角色是審查發展商所提出具體計劃的吸引力,吸引力愈高,分數愈高,處理愈優先.工作小組更將有具體摩鐵 發展計劃的發展商及有興趣「借名」作摩鐵發展的丁權持有者作配對.而這些丁權更應放寬只可用作原所在鄉村的呎範圍建屋的限制,這樣便可以加快處理丁權的使 用.而人手不足的地政署應該向有關摩鐵發出牌照,收取牌照費,令署方有資源增加人手。

  一直以來,新界的發展模式是集中式的,將發展過分集中在某一個被選中的地方,於是人流過分集中,對交通及環境都造成負荷甚至破壞.而摩鐵模式是分散式,百花齊放,各適其式,每一處摩鐵計劃都是因應當地適度發展。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

據報道,去年台灣摩鐵超過五百間。


公屋租金應該減低嗎? - 信報


  房屋委員會專責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上月發表《公屋租金政策檢討諮詢文件》,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清楚地表示,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制定一套所謂可加可減租金機制。

   《房屋條例》原本規定,原有公屋的整體租金與入息比例中位數(以下簡稱「中位數」)不得超過百分之十,即是說,一半公屋租戶支付超過百分之十入息作租 金,另一半支付低於百分之十。 而部分團體強烈要求先減租,後諮詢。筆者反對不問情由先減租,但看過諮詢文件後也認為,文件內明顯地包含減租的理據。

  公屋租金凍結了多年,但「中位數」持續上升。委員會提出多項理由,指出「中位數」反映住戶負擔能力的局限,認為「中位數」上升並非單是由於租戶收入下跌,也包括其他影響。

中位數持續上升?

   第一是綜援戶影響。在公屋租住的綜援戶租金由社會福利署支付,而一直以來計算「中位數」時,即使是失業的綜援戶也有「入息」,就是他們的綜援金額(奇怪 嗎!?),由於「入息」低微,綜援戶的租金與入息比例自然較高,於是整體中位數便被拉高了。事實上,在公屋租住的綜援戶由九六年第四季的五萬三千戶大幅增 加至去年第三季的十三萬三千,在十年間增加一倍半。如果剔除綜援戶以及富戶(因為兩者都不存在負擔能力問題),二○○五年第三季的「中位數」仍然有百分之 十二點七,超過法例所定的百分之十。可見,單單剔除綜援戶因素,租金仍然超越在九七年所訂定的標準。在政府未成功修例前,更遑論在引入新的檢討機制前,公 屋租金理應首先降低。

  第二,公屋住戶平均每人居住面積大幅上升,在十年間增加近三成。另外,在十年間新公屋單位的供應量超過二十一萬, 另有逾十萬單位重建,受影響租戶遷往新屋邨,而租值都比舊單位高。不過,法例只適用於舊單位嗎?若非如此,房署編配時便應顧及這些因素。若編配水平是不合 理,也是房署的錯誤,沒理由房署在沒有任何合理租金水平的共識之下,「闊綽地」提供高質公屋,之後要由負擔能力有問題的住戶付出更高租金。

   第三,有近十九萬公屋租戶在十年間參加各項資助自置居所計劃,之後離開公屋。他們的入息通常較高,因而他們的離開令「中位數」上升。不過,公屋制度一直 幫助租戶脫貧,收入有自然增加的動力,在十九萬之外的租戶為何沒有增加入息呢?以往,收入低的租戶收入增加,慢慢成為收入高的一群,而收入高的租戶離開公 屋行列。整體社會在過去十年經濟不景,令公屋脫貧生態體系也失衡?

  第四,公屋長者住戶的比例持續上升,由百分之九點七增至百分之十四點 三。相對於非長者,他們的入息較低,因而令「中位數」上升。不過,這是大勢所趨,不是任何意外,房署在策劃時理應計及這因素。這亦顯示即使整體工資水平上 升,部分租戶卻可能不受惠,租金水平不能跟隨整體工資水平而調整。

公屋戶入息十年跌兩成

  第五,一至二人的小家庭比例在十年間上升,增加超過十個百分點。由於小家庭入息通常比大家庭少,「中位數」因此上升。以上所提出的理由只有這一個能夠略略開脫過去近十年不減租的做法。

  委員會提出的眾多理由無疑是顯示「中位數」作為負擔指標的不合理性,但究竟過去十年公屋租戶負擔有沒有加重呢?

  九六年第三季,公屋住戶入息中位數是每月一萬三千元,到去年第三季跌至一萬零五百元,跌幅近兩成。剔除以上第一至第四個因素,公屋住戶的入息在十年間下降了,是可確認的事實。

   如果計及第五因素,入息指數必須剔除家庭人口分布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委員會提出「每月平均入息指數」來處理這個問題。「每月平均入息指數」是用統計學的 方法將家庭人口數目的變動作出調節,文件並無表明,這個指數有否剔除綜援戶的「入息」,筆者認為這指數理應剔除綜援戶影響。另外,文件其中一個建議方案便 是選擇了某一年為基準年後,便按「每月平均入息指數」變動作出加租或減租的調整。根據諮詢文件,去年六月這個入息指數為九六點八,在九六年最後一次調整公 屋租金時,指數為一○八點一。在沒進行全面性合理租金研究調查之下,筆者想不到除了這個時段作為基準,還有哪個時段可作基準。若以此為基準,租金應該減一 成!

通脹不應納入調整機制

  諮詢文件建議可作考慮的公屋租金調整機制還包括通脹率(包括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或豁除住屋開支的 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但物價上升不代表收入上升,而物價愈升,收入若沒有同步上升,住屋開支承擔能力愈低,因此這個指標根本是錯誤的,不用細想。至於統計 處所訂的工資率更不用提,那只是工作崗位的工資水平,若打工仔升職或降職,其收入水平不可能反映出來,因此完全不用考慮。諮詢文件提出合理的調整機制實際 上只留下公屋租戶的入息水平。

  除此之外,筆者建議,房委會為表明公平,應該計算出在這十年期間因法律訴訟而未有減租的數額,成立改善已 落成公屋質素的基金。事實上,房委會為改善公共屋邨的居住環境計劃,耗費不少。例如去年便計劃動用近七億元,為全港公屋進行三項大型維修,包括為三十八個 屋邨更換水管、為三十個屋邨更新升降機、為七十八個屋邨裝設冷氣機去水管等。

  不過,筆者認為減租只是公屋租金檢討的第一步,確立調整機制之後,更要作出全面檢討公屋租金水平的研究及調查,以確立公屋租金的合理水平。合理基準水平確立後,期以五年、十年或更長時間逐步調節達致,以免調整急劇會影響現租戶的生活。


勿對QDII盲目樂觀 - 信報


  中國人民銀行在四月中公布外滙調整措施,QDII呼之欲出,港股再受刺激,挑戰萬七點。不少市場人士憧憬,QDII令內地資金源源不絕流入港股,萬八點也指日可待。事實是否如此?

  有投資銀行經濟學家預測,未來三至四個月,中國首批QDII的放行額度可能達六十億美元,今年全年可能達到一百二十億美元,也即是說有一千億港元將流出內地市場。然而,這是盲目樂觀的說法,落空可期。

   事實上,內地保險公司、社保基金已經獲准在海外投資,但步伐一直審慎。一家內地保險公司投資部總經理說,連保險公司將自己擁有的外滙資金投資海外也沒有 很大進展。至今,只有中國平安將十七億五千萬美元外滙投資海外,而中國人保、友邦保險等海外投資申請遲遲未通行。再參考當初QFII的發展情況,國家對外 滙政策的調整是步步為營,QDII應該只會循序漸進,不會一下子完全扭轉「寬進嚴出」外滙政策。

  中銀香港的報告看來更現實,受制於合資 格的資產管理機構並不易求,他們預計首批QDII的規模約十至三十億美元之間。不單首批QDII的規模不大,中央還會先找一兩個作運作試點,資金的進出監 管必定十分嚴格,短期流入香港股市極為有限。即使根據德意志銀行的研究報告,QDII機制的引入將令流入香港股市的中國資金,從今年的二十億美元上升到二 ○○八年的七十億美元,到時內地資金總額也只不足六百億港元,不及現在港股兩天成交額。

港股受惠有限

  更根本的是,有興趣 及認識港股的內地人民一直有投資港股途徑,只不過這是地下不合法「財路」,俗稱「地下QDII」。將來不少QDII流入香港的資金,很可能原本是非法的地 下資金,在QDII下浮上水面。「地下QDII」變成「地上QDII」,港股受惠有限。有本港經濟學家估計,內地通過地下通道流入香港,炒賣香港H股的資 金有二百億至五百億元左右。

  即使批出大批資金投資境外,相信所批准的基金在初期而言一定要以穩健為先,投資策略較為保守,對象很可能是外國債券。香港金融市場的債市發展殊不理想,除了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的債券之外,香港債市未必獲得很大利益。

   更重要的是,由於人民幣預期會升值,QDII基金若投資美元掛鈎資產將來會在滙率上虧損。港元和美元掛鈎,買港股多了一重顧慮。因此,升值預期仍然高漲 時,QDII對香港市場的推動仍會受到很大抑制。人民幣升至七點八,甚或是港元轉和人民幣排鈎時,滙率風險減低後,影響才將急遽放大。而內地股市多年低迷 後有「當頭起」的走勢,內地基金公司甚至質疑有「有多少人願意將手中的人民幣資產換成外滙進行投資?」(《廿一世紀經濟報道》四月二十一日,「備戰 QDII基金公司搶挖利潤金礦? 」)

  正如自由行利好香港零售股的概念,高價接貨的投資者隨時損失一半資金一樣,在港股已有豐厚利潤的游資會否製造過分憧憬QDII效應的氣氛,以便將「火棒」交予還未入市的散戶或內地QDII基金?

   事實上,內地也出現「陰謀論」:「國外投行鼓吹開放QFII與QDII,是為了在內地股市抄大底,在國際市場拉高出貨……基於對『國』字號打頭的企業的 市場能力的深刻不信任,讓這些公司毫無顧忌地拿着全國人民的養命錢,讓那些自身還沒有走出虧損泥淖的券商和基金拿着委託理財的錢,到東京、紐約、甚至投機 性更強的什麽股市去一擲千金擺闊氣,不可避免地會成為國際大機構買單的冤大頭。」(《上海證券報》 二○○六年三月二十二日,「衡量QDII成功的標準到底是什麽」)

「大鱷」虎視眈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田曉林也撰文提 醒:「我國QDII的資金進入市場後很有可能會引起海外其他機構的密切關注,並被列入狩獵對象,從而承擔較大的博弈力量風險。近年來我國民營資金和國有機 構幾起在期貨市場受到海外基金的伏擊就很能說明問題。」(《中國經濟時報》二○○六年一月二十三日,「資本市場適度開放一舉多得」)

  「十一.五」期間,特首曾蔭權、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及金管局總裁任志剛都公開表示,擔心香港在國家經濟中被邊緣化。有趣的是,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卻說,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令內地的資本市場「邊緣化」。

   他說,自一九九三年首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以來至去年年底,國有資產流失約為六百億人民幣。根據最新的香港財政預算案,這期間有三百三十五家內地企業在 香港上市集資,總集資額接近一萬一千億元。也就是說,他認為,每一百元集資額中,有五元是國有資產流失。他形容大中型國有企業到境外上市是「盲目」做法, 已經影響到國家的經濟安全,使內地的資本市場空心化和邊緣化。

  這不是一個學者的擔憂,內地廣泛地對此有強烈意見,例如去年建設銀行來港上市時,便被抨為是「賤賣國有資產」。因此,QDII對內地人投資最大的即時貢獻可能是—一個內地居民認購優質大型內地企業的繞圈子方法,內地資金走到「境外」,認購內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