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青春


顧小培博士在《信報》教大家如何「把青春留住」(2010年6月5日「延年益壽 青春常駐」) 其中要避免器官及組織硬化.(例如)激素可以令血管和腎硬化。原來,太多的雄激素(例如來自「鞭」)和雌激素(例如來自雪蛤膏)能刺激肝細胞製造及分泌「血管緊張素原」(Angiotensinogen)。這「緊張素原」會被腎的「腎素」(Renin)轉為「血管緊張素-1」(Angiotensin-1),再被肺的「ACE酵素」(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轉為「血管緊張素-2」(Angiotensin-2)。最終這個「血管緊張素-2」會刺激多種細胞(成纖維細胞、平滑肌細胞、內皮細胞及腎間質細胞)製造及分泌膠原蛋白,繼而令組織硬化。

上述種種「硬化」,正是把身體推向衰老的罪魁禍首;若想要把青春留住,必須盡量將這些情況改善。但「衰老」並不是病,沒有藥可吃。我們能做到的,是在膳食方面幫助身體,包括服食適當適量的補健食品Dietary Supplements。

能抑制Stellate細胞的補健食品是薑黃素(J. Cell Biochem., Vol.97, pp.1080-1093)。若要化解Angiotensin-2的纖維化作用,可借助白藜蘆醇(Resveratrol,又稱葡萄子素),因為它能減少細胞表面的「Angiotensin-2接受體」(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Vol.28, pp.1263-1269)。在服用白藜蘆醇的時候,須同時服用五羥黃酮(Quercetin),因為肝的第二型排毒機制,能把白藜蘆醇排出體外,若有五羥黃酮的襄助,可將第二型排毒機制暫時抑制,從而幫助身體吸收白藜蘆醇。身體器官的纖維化,也屬「硬化」現象;若想紓緩這方面帶來身體的衰敗,可服蘋果果膠。蘋果果膠進入身體後,會被大腸的細菌轉為丁酸鹽,後者能抑制一個叫HDAC的生物酵素,減少「轉化生長因子」(Kidney Int., Vol.69, pp.257-265)及抑制Stellate細胞(Biochem. Pharmacol., Vol.74, pp.1747-1757)。這都是經科學家憑實驗證實的.

動輒得癌

顧小培博士 在其信報專欄(2010624日)中談及致癌的因素,原來世界衞生組織鎖定了八種主要日常生活中的致癌原因
 

動輒得癌

現在,世界衞生組織鎖定了八種主要日常生活中的致癌原因:包括煙草、過胖、少吃水果蔬菜、少運動、飲酒、空氣污染、廚房油煙,以及紫外 線。

「癌」 一般屬「細胞異變」,也就是,細胞胡亂增生。

早 在1713年,一位叫Bernardino Ramazzini意大利醫生已提出一個想法,他認為身體的成長,受種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所影響,因而產生一些對自身有 害的演變,這可說是最雛型的「細胞異變」理論之一。其後,在1761年,一位叫John Hill的醫生更能針對性地將一些生活習慣和嗜好,與「傷身」連在一起,例如吸煙。在1775年,另一位叫Paul Pott的醫生,就掃 煙囪工人容易患上陰囊癌的現象,提出「煤灰致癌」的假設,首創了所謂「致癌物質」(Carcinogen) 的概念。在1958年,一個叫Hammond-Horn的 研究,確定了吸煙會導致肺癌(JAMA, Vol.166, pp.1159-1172); 在2006年,美國的醫學總監進一步肯定二手煙也能致癌。在這些自招的致癌物 以外,一位在洛克菲勒大學做研究的教授Peyton Rous1911年證明病毒可以致癌(J. Exp. Med., Vol.13, pp.397-411)。在這方面,一位叫George Papanicolaou的醫生於1928年發現,陰道抹片上提供的感染 物,能令醫生及早診斷子宮頸癌(Am. J. Obstetgynecol., Vol.42, pp.193-206);二十六年後,有學者發現避孕套能大大減低子宮頸癌的發病率,指出致癌原因,是一種傳染性物 質。在1993年,學者證明一個叫HPV的 病毒能導致子宮頸癌(J. Natl. Cancer Inst., Vol.85, pp.958-964)。其後,科學家尚發現了不少天然致癌物質,包括石棉(Asbestos)J. Occup. Med., Vol.13, pp.496-497)、紫外線(PubMed1345607)。除上述者之 外,原來食物也會是致癌物質,特別是一些醃製和煙燻的食物。

小病是福

2010年5月22 日

每周一問

顧小培

小病是福

問 有人說小病是福,其中有沒有道理?發燒算不算是小病?

答 人的身體間或會有不適。最不顯著的,例如便秘、失眠,只 有自己知道;有這些情況者,當然會感到不好過,但不少人將其藏在心裏,只是熬着,不感到有需要看醫生。有些不適屬突發性的,例如吃了 不潔東西,腸胃不舒服甚至肚瀉,病情往往也能在過一段時間後自動消失。另有一些對身體無甚大礙,主要只是影響到主觀情緒,例如暗瘡、 輕微頭痛等,對部分人來說,微不足道,乃可若無其事,但少數人會受不了,耿耿於懷,非去之不可。我的理解,一般所謂小病,並非這些,而 是指受了風寒,全身乏力甚至腰酸骨痛、體溫上升(也就是發燒),須吃藥並臥床休息。

輕微地受風寒,帶來的只是傷風感冒(Common Cold),醫學名稱是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一般會感到十分疲倦、頭痛、咳嗽、鼻塞、有痰、鼻涕鼻水,頻密打噴嚏。病毒是一 些極細小的生物,在普通顯微鏡下看不到其結構,實際上,乃是一些由基因或遺傳訊息形成的組織,外有保護性的外殼包裹,只此 而已;而且它們沒有獨立生長和複製的能力,須依附(有細胞)的宿主生存,利用宿主的細胞系統進行自我複製。但它們能在細胞外保持極強 的生命力,同時,也可以感染具有細胞的生命體,例如人類。這病毒襲人一般是乘虛而入,例如在受寒冷親、缺乏睡眠之時。雖然 現在科學昌明,但至今尚未有對付傷風感冒的抗病毒藥物,一般處方只屬緩和鎮靜類(palliative)。既是無特效藥,病人能做 的,主要只是「養」病,讓它快一點離去。也有另類輔助性處理方法,例如服用維他命C、多休息、吸蒸氣等。

較嚴重的是(流感)Influenza,可以由多種流 感病毒引起,其中主要者屬甲型。普通流感一直在發生,有特效藥。單是在美國,因流感及併發症死亡的人數每年約三萬六千人,殺 的主要是年老體弱者。流感與感冒不同之處主要是,流感一來時就發燒,且溫度超過攝氏38.3度,持續三天以上,患者的肌肉十分痛、強 烈疲勞、明顯頭痛、胸部不適、嚴重咳嗽;感冒則來得較慢,漸進(也會漸退),在身體某些局部地方病况較明顯,例如喉嚨痛、鼻塞、打噴 嚏等,整體情況主要只是感到疲弱無力。

交叉傳染後果嚴重

流感病毒是以它表面突起的兩種蛋白質作分類,其中之一是血凝素(Hemagglutinin), 有十六種不同類型;另一是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有九種不同類型。十六乘九,共有一百四十四種組合。在 1968至69年爆發的所謂「香港流感」,屬H3N2型;現在還處於警報未除狀況的,是豬流感病毒,屬H1N1型。有小部分流感證實 能鳥傳人或猪傳人,所謂交义傳染,那可會帶來嚴重後果。這些流感另一可怕之處在於它能變臉。本來,就病毒的身上的所謂抗原 (Antigen),人體內的免疫系統能藉之辨認它們,再而造出對抗的武器─所謂抗體(Antibody)。但流感病毒用突變(Mutation) 的方法能隨意改變自己,令免疫系統無所適從。

順便一提,2003年的沙士疫症,並非流感,更不是感冒,而 是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又稱非典型肺炎),源自另一種以前從未發現過的 (冠狀)病毒。流感、沙士以至很多其他病患都可以引致發燒(Fever)。發燒是一種免疫發炎反應;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 人體出了事的警報之一。

至於發炎,乃是人體的自動防禦反應。當我們的組織受到某種刺激,例 如外傷、感染等,體內一些特定的免疫細胞會趕到出事現場,部署抵抗和殲敵的行動,這一連串的動作就是發炎反應,一般發炎反應的出發點 對身體是有益的。

召喚免疫細胞支援

免疫系統在兩種情況下會啟動發炎反應。第一種是身體局部受傷,有 細胞壞死(Necrosis)。壞死是從外開始。換言之,細胞膜裂開,其內的生物能量電池(叫ATP)會滲出細胞。這好比是一個人受 傷後,他的血液流出身體。若發生了ATP滲出細胞的情況,會驚動到在組織內巡邏的免疫單核細胞,後者視之為命案,於是立即 分泌一大堆蛋白質─叫白介素(Interleukin),其中包括IL-1和TNF,用以召喚其他免疫細胞來支援。

第二種啟動發炎反應的情況始於有異物入侵了身體,包括 細菌和真菌。原來,單核細胞表面有一類叫TLR的接受體(全名Toll-Like Receptor)。若有病毒等外敵進入了身體,它 們立即能辨認出;之後,會啟動一個機制,促使單核細胞分泌IL-1和TNF。IL-1隨血液去到下丘腦後,會刺激神經細胞分泌IL- 6,後者會催眠及抑制食欲。這便解釋了為什麼在發燒時,病人會不想吃柬西,只想睡覺。順便一提,若進食時吃得太飽,身體吸 收了大量葡萄糖,這些葡萄糖進入血液後,會刺激脂肪細胞,令脂肪細胞分泌一個叫Leptin的蛋白質。Leptin隨血液去到下丘 腦,也會引出IL-1及IL-6。故此,吃飽後,人會感到昏昏欲睡。另一方面,在吃飽後,食欲也會大大降低。

須吸收大量葡萄糖

至於全身乏力,這是TNF產生的作用。肌肉細胞的力來 自細胞內的能量火爐─叫粒線體(Mitochondria)。粒線體透過燃燒葡萄糖去生產能量。所以,肌肉細胞必須吸收大量的葡萄糖 才可以造出能量。不過,葡萄糖不會自動滲入肌肉細胞。肌肉細胞要用一個特別的鈎,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拖入細胞內。這個鈎叫Glut- 4。而且肌肉細胞先要獲得來自胰島素的訊息,才會把Glut-4安放在細胞膜上。在這方面,肌肉細胞上有一個胰島素的接受體,隨 時歡迎胰島素到訪。胰島素一旦黏在接受體上,便會激發接受體一個所謂磷酸化的功能,後者會導致肌肉細胞安排Glut-4在其表面。不 過,肌肉細胞尚有另一招,乃是用一個叫PTP(全名Phospho-Tyrosine Phosphatase)的生物酵素去抑制磷酸化。

在發燒時,會有大量的TNF,也就提升了PTP的作用;結果,肌 肉細胞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便會大打折扣。肌肉細胞若缺糧,少了葡萄糖供應,人便會疲倦、全身乏力。在這方面,草莓(士多啤梨)內的蛇麻 醇酯(Lupeol),有抑制PTP之功(J. Enzyme Inhib. Med. Chem., Vol.24, pp.1056-1059)。草 莓是一個既好吃又非常保健的食物。很多人都知道漿果含有大量抗氧化成分,包括維他命C和花青素,但原來草莓尚含豐富蛇麻醇酯,這東西 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有機會時再詳述。

小病是福的說法來自兩種看法。第一是可以趁這機會讓身 體活動能停下來,也可算是被迫的休息。另一方面,短暫發燒後隨即痊癒,也是操練身體功能的方法,正如軍事演習,待真的發生戰爭(大 病)時,不致手足無措。如上所述,小病可以有發燒的徵狀,但發燒不一定只是小病,不能掉以輕心。

讀者如有問題,請電郵至hkej.health@gmail.com

適當運動改善頸背痛

物理治療師余穎章又教打工仔在辦公室內如何做護脊伸展運動

適當運動能改善頸背痛,例如辦公室人員每日多數坐在電腦前工作,長久以後,很容易令到頸、肩、臀、背、腰等部位出現不適徵狀,若然坐姿不正確,徵狀 更會加劇,透過練習伸展運動,有效紓緩不適情況,更能夠提升工作效率。

「伸展運動可以減少肌肉繃緊、扭傷和勞損的程度,另方面可紓緩精神壓力,有助改善睡眠,為求最佳效果,最好每隔兩小時做一次。至於伸展運動的種類,宜選擇 可以紓緩不良工作姿勢的運動,如一些伸展斜方肌、頭、頸等動作。」有肌肉關節舊患、最近曾受過傷,可先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意見才展開運動計劃。做運動 時勿過於急進,謹記循序漸進。

她又指出,對於患任何腰痠背痛的人士,治療師會按個別需要而建議治療方案,如手法治療、衝擊波治療、針灸治療及穴位按摩等。另外,透過輔助治療,如在身上 穿上挺胸帶,有助改善寒背,因為保持良好挺直的姿勢,可防止肩部及頸部的肌肉繃緊,建議 3 個月內連續每天佩帶 1 小時,然後由物理治療師作跟進檢查。「還有一點要注意,每日睡醒後覺得周身骨痛,或有時肌肉僵硬到難以起床,而平時感到肌肉經常疲勞,已顯示脊椎出現問 題,應盡快接受檢查及接受治療,否則睡眠質素會繼續受到影響。」


護脊伸展運動

(1)斜方肌伸展:右手繞過頭頂放在左耳上,頭部側向右肩,停留 10 秒後,換手重複做一次。

(2)頭部伸展:手指放在下巴前,用力往後推,維持10 秒後放鬆,再重複動作。

(3) 頸部伸展:雙手放在後腦位置,輕按頭部,保持手肘向左右兩邊張開,停留 10 秒。

(4) 肩胛伸展:左手舉起向後屈曲,左手掌與右手掌扣在一起,停留 10 秒後放手,換手再做。


撰文:何寶華
欄名:健康
2010年04月29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

睡得好從護脊開始

物理治療師余穎章指出,睡眠質素與脊椎健康狀況有密切關係,若然要睡得好,必須從護脊開始。
如何做呢?經濟日報有如下報道:


脊椎護理不佳影響睡眠

許多人以為,要睡得好,不外乎要心情保持輕鬆,這是正確的,因為心事重重、精神緊張,的確難以入睡或進入熟睡的階段。但除此之外,脊椎是否受到適當的護 理,也足以影響睡眠質素。

註冊物理治療師余穎章指出,其中枕頭對脊椎的影響較大,不宜忽略。「如果枕頭未能對頸椎提供足夠的承托力,令到腦細胞及肌肉無法從睡眠中得到自我修補,可 引起頭痛、頸痛,這些痛症會影響睡眠,而睡眠不好又會使痛症加劇,造成惡性循環。」她曾見過一些個案,求診者經常失眠和難以熟睡,日常生活中易感到疲倦, 期間接受過心理、藥物治療,又換過數個枕頭也徒勞無功,最後發現原來是枕頭的高度及承托力不當。

選擇適當的枕頭,可提高對骨骼和關節的保護。她建議身高 5 呎 3 吋至 5 呎 6 吋的人士,枕頭受壓後的高度應為 2.75 吋,身高 5 呎 6 吋以上,枕頭則為 3 吋高,這樣才足以承托頸膊的生理弧度,至於枕頭的物料可按個人喜好去選擇。「值得一提的是,若本身有肩頸痛,就算使用健康枕,也未必能睡得好,因為痛症患 者的頸部肌肉,通常有收緊及僵硬的狀況,當頸椎欠缺柔軟度,就難以配合枕頭設計,造成懸空狀態,因此睡眠過後有機會令頸肌收緊的情況惡化。 」床褥的選擇亦有學問,最上層要比較柔軟,可使肌肉和關節平躺時保持正確姿勢,中至下層物料要堅固,有助身體各關節減輕受壓。


撰文:何寶華
欄名:健康
2010年04月29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