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止跌回升? - 明報
政府公布8 至 10 月的失業率,再次回落0 . 2 % 到7 . 2 % 。政府發言人列舉最近數月經濟活動「明顯」復蘇的證據,例如訪港旅客人數大增、海外貿易持續增長、出口服務保持強勁增長及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發揮功效云 云。不過,事實上, 10 月份單月失業率已經止跌回升,較早前的失業率回落可能只是「短期反彈」! 政府公布的失業率是過去3 個月的平均數,而且是經季節性調整後的數字(見下表第2 直行)。看看第5 行,那是筆者推算的「經季節性調整後」單月失業率。香港失業情况在今年2 月開始惡化,直至5 、6 及7 月升至7 . 8 % ,之後穩定下來,近3 個月降至7 . 2 % 。因此,失業率其實沒有改善。 失業率沒有改善 然而更重要的是未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所謂季節性因素,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當大量畢業生同時進入就業市場,會令就業市場出現「季節性」的上升,令數據有很 大波動,因此需要使用「季節性」調整方法,將這些新進入市場的影響剔除。可見,大量畢業生求職推高失業率的說法是完全錯誤,因為政府公布的是經季節性調整 後的失業率! 看看下表第3 行官方所編制(不過沒著意公布)的3 個月平均失業率,未經季節性調整的8 至 10 月失業率為7 . 4 % ,比上一次數據下降0 . 2 % 。不過,看看第6 行筆者推算的 10 月份未經季節性調整的單月失業率,香港失業率在7 月升至8 % 新高後回落,9 月回落至7 . 3 % ,不過 10 月已經回升至7 . 4 % ! 未調整單月失業率已回升 經政府用3 個月平均數及季節性調整方法,我們可能要多等數月才可以從政府公布的數據,掌握失業率的最新趨勢。當然,未經季節調整的單月失業率可能有波動,但作為先進城市,我們還要鴕鳥式的愚民愚己政策? 香港競爭力的致命傷 - 信報
國家總理朱鎔基訪港三天,颳起了一股「朱鎔基旋風」,街頭巷尾都在談他對香港的「打氣」言論。他說:「香港目前的優勢一點沒有變化,她的實力和 競爭力,我認為沒有減弱,儘管有各種各樣的評級,我始終認為香港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又說:「香港的優勢並沒有喪失,她的競爭力、她的實力依然存在,她 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克服當前的困難。」 他多番強調香港競爭力沒有減弱,是不是實情呢? 有兩家歷史悠久及 享負盛名的國際機構|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及國際管理發展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對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系作出比較,分別制訂「競爭力指數」,他們的競爭力指數是最廣被參考的指標。 世界 經濟論壇的《二○○二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在今個月月中公布的,這份研究是和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合作,著名的波特教授(Michael E. Porter)亦有參與。波特可說是競爭力研究的宗師,被譽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學院學者。埃森哲策略改革研究所(Accenture)作出一項研究, 列出五十位商界智者名單,波特獨佔鰲頭。 波特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一般人對競爭力有很大的誤解,人們以為一個國家或地區所生產的產品 在世界市場佔有率愈大,競爭力便愈高;又認為一地工資下跌,貨幣貶值,競爭力便提高。他不同意,因為這些因素極其量只是次要的。因此,政客及輿論提出,香 港幣值過高及工資太高,對競爭力有致命性的影響,他並不認同。 他認為,真正的競爭力是生產力決定的,也就是說,是一個經濟體系運用 勞動力、資本及自然資源所生產的貨品及服務的平均價值;經濟發展的重點是生產力,不是出口數目。企業策略應該不再追求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如低成本勞工或自然資源),而是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競爭優勢來自產品及生產工序的獨特性,快速模仿外國科技不會有長久經濟前景,企業需要在內部建立創新型科技。香港企業(例如倚靠 OEM)的成功方程式在將來是不再管用。
出口業難再推動增長 其實去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已經提出,香港、新加坡及愛爾蘭的經濟成長一直由投資推動,現已接近飽和點。三個地方所依重的出口工業,將無法再延續過 去的經濟成長,因而都面對轉型至創新經濟階段的挑戰。因此之故,三地排名都下跌,香港由二○○○年第七跌至去年的第十三,今年再下跌至十七;短短兩年,下 跌十位! 更戲劇性的是,《全球競爭力報告》在九七年時,評估香港的競爭力排名世界第二!全球競爭力其實是評估一個經濟體系在中期 (五年左右)的經濟增長表現;剛公布的報告亦提及這宗「瘀事」,報告指出,在一九九七至二○○一年間,香港的人均經濟增長率是全球第三十四,和他們當時的 評估有天壤之別。報告又認為,評估這麼大的差異除了亞洲金融風暴的因素之外,也是因為忽略了創新因素。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在九七年後,競爭力的評估已經愈 來愈著重科技及創新的元素。世界經濟論壇的競爭力有三種分類指數,包括宏觀經濟環境、公共制度及科技分類指數;對先進的經濟體系來說,科技分類指數在競爭 力評估的比重高達一半。三項分類指數中,香港在前兩項表現不差,分別排第三及十三。
科技欠創新拖累排名 香港整體的排名是被科技分類指數拖累,香港科技分類指數只排行第三十二,如果再深入分析,在科技分類指數中,還可以再分為資訊科技及創新類別,香港在前者排第六,後者排三十二。也就是說,香港競爭力的致命傷在於創新! 另一家著名評估機構國際管理發展研究所,並沒有將科技因素看得那麼大,香港的排名跌幅沒有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那麼急;在回歸時香港在《世界競爭力年 報》位列第三,在金融風暴後不斷下跌,跌至二○○○年的第十二位,去去反彈至第六,今年再跌至第九;而新加坡的排名亦由去年的第二位,跌至今年的第五。 根據《二○○二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的排名被本地經濟表現(跌二十七位)、科學基建(跌九位)、全球化的接受程度(跌十位)、對經濟發展有利的價值觀念(跌七位)等所拖累;香港一直在後兩者的評價很高,現在香港在支持經濟發展的文化因素有急劇變壞的迹象。 研究所亦制訂一個模擬指數。模擬指數的制訂很簡單,研究所將一個國家及地區最差的二十準則,換為世界各國平均數。根據這個模擬指數,香港的模擬排名將會 是第七,也就是說,如果香港在最差的二十個項目中,爭取到大幅改善,攀到世界一般水平,香港的總得分將是第七,仍然不及新加坡。香港最差的二十項項目是甚 麼呢?其中有多項涉及科研,包括整個社會花在科研的開支、商界在科研的開支、人均科研開支、人均科研人員數目,以及專利權的生產力等;可見,香港競爭力的 提升需要大力促進科研及創新。 不過,創新不只是在科技範圍的,應該是在各個層面的。 朱鎔基說:「我完全相信這 一點︰香港能夠克服這個困難,能夠重振雄風。希望寄託於我們香港的六百萬人民,特別是寄託於我們的年輕一代,寄託於我們香港的大學生,寄託於昨天到機場去 歡迎我的那一些可愛的中、小學學生。希望在他們身上,我希望全體香港人民都應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準備以前輩們所發揚的那種精神,進行第二次創業。」
發揮第二次創業精神 到機場歡迎朱鎔基的中、小學學生是香港希望所在。然而,在機場歡迎國家元首及貴賓,是不是一定要用搖動國旗的方式呢?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交流中心,最 近看過兩場融合太極及現代舞的表現。筆者急發奇想,可否由青少年在機場擔綱演出太極舞蹈,迎接國際級貴賓,凸顯香港的獨特文化及角色,發揮第二次創業精 神? 公務員瘦「身」、減「薪」、加「辛」的危與機 - 信報
香港公務員減薪及瘦身的問題鬧得熱烘烘,不過都是環繞公務員薪酬是否財赤的最大負累、裁減公務員開支對「滅赤」有多大作用、是否合理。不過,大部分論者並沒有放在香港競爭力的問題中考慮,也沒有和公務員改革一併思想,更遑論運用「創意」,化危為機。 首先,香港工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多大呢?根據二○○一及二○○二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製造業工人由二○○○年的時薪(包括底薪及附帶福利)五 美元三角八仙,上升到二○○一年的五美元五角四仙,世界排名由十九跌至二十。香港工人時薪當然比印尼、中國、印度、馬來西亞高,但卻低於其他三條亞洲小 龍。可見,香港藍領工人薪金,以世界標準來說,並不算高。 不過在服務業員工方面,香港卻不是如此,香港排世界第十六,薪金之高,在亞洲區僅次於日本,新加坡只排二十四。以部門經理計,香港的年薪約為五萬美元,比新加坡高出三分一。在秘書及銀行職員方面,香港的薪金水平亦比新加坡高二成,小學教師年薪更高四成半。 如果談到高級管理階層,香港的薪金更是世界級的,根據《二○○二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在二○○一年排世界第四,新加坡只排十二。香港行政總裁、人力 資源總管的薪金比新加坡高四成幾,工程總管、廠長亦高三成。經濟發展階段相若的地方,工資相距那麽大,嚴重影響香港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在過去一年,跨國企業在香港的地區總部的數量略有上升,但受聘的人數下跌,人數起碼少了八千人以上。平均聘請的員工人數由一百零三人減少至八十九人。道 理很簡單,即使跨國企業喜歡香港的營商環境,在香港設立亞洲總部,但以國際眼光來看,香港工資太高,於是以同一財政預算,在新加坡可能聘請二十人,在香港 只能請十五人。
要讓公務員有選擇
香港有三條出路,第一,重蹈日本覆轍,採取「鴕鳥」心態,不肯對症下藥,令經濟十多年也不復甦。第二,港元幣值下跌,跨國企業以美元計算作財政預算時,可以聘用更多員工。第三,港人要準備減薪,以適應全球化趨勢。香港在三岔路口,如何抉擇,在乎我們。 筆者認為,政府要制訂多個方案,讓不同公務員有不同選擇。除了要以理服人之外,不能不近人情,更不應強迫公僕就範。這些方案包括以下各項,每位公務員任擇其一: 第一,接受減薪,保持崗位。政府並推出合適的貸款計劃,幫助有經濟困難的公務員。 第二,自願稍後提早退休,政府作出合理補償,而薪酬暫時保持。
加設輔助職系
第三,自動接受額外減薪,幅度最高的五千人(或其他更合適數目)獲政府「小紫荊大獎」、政府服務優先證(輪候政府服務毋須排隊)等等(最重要是不須花錢便可以令他們有實惠)。而自願額外減薪「捐出」的金錢將放回所屬部門內運用,令他們在部門內受尊崇。 第四,政府設立機制,公開(透過工會或公開諮詢)讓各職級公務員提出非金錢上的要求(如上述的獎勵及優惠),換取公務員接受裁減編制及薪津方案。 第五,保留薪酬,但要接受修訂僱傭合約,包括︰ ▁接受上司合理的工作安排,而不能以現在崗位沒有工序描述(job description)為由而拒絕。 (2接受再培訓及調職安排(還記得一名署名「良心打字員」的公務員在庫務局一份通訊中所說,打字員職級的員工只負責用打字機打字,其他文書或其他工作與他們無關,亦不肯接受轉職)。 ▃設立「輔助」職系,讓其他公務員減少原有工作(工資相應降低),在「輔助職系」賺取外快,多勞多得。還記得警察在回歸前都有輔警輔助,我們大可設立 「輔移民官」、「輔海關關員」等,在假日時當值,處理將來大量內地旅客過關所帶來的需要,特別是在假日及節日,需求更大。若不設立「輔助」職系,入境處及 海關的編制便大幅增加。這些員工在平日工作量少,假日工作量卻極大,造成資源錯配,亦和一般人生活作息相反。
以創意為對方著想
整個方案的方向不是強迫員工減薪或裁員,而是改革公務員體系。公務員改革談了多年,一直是從上而下的改革,一點成效也看不到。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改革是人心的改變與及意義的賦予。 我們一直認為打工仔只為金錢工作,但實情卻不是。稍稍念過心理學學說的讀者應該認識到,每一個人解決了生活基本生存需要及安全感之後,會再追求高一層次 的需要,包括學習機會、尊重、歸屬感、自我提升、工作成就感、使命感等。再培訓及調職是讓他們學習新事物,或重新發現自己的潛能,在新崗位發揮所長。在整 個過程,各方都要以諒解的角度思考,以創意為對方著想。這才是真正的同舟共濟。瘦「身」、減「薪」、加「辛」的「危」也可以轉化及釋放為強身、積福、增值 的「機」。 居屋餘貨改作內地客賓館 - 信報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酒店業正積極配合內地旅客急增趨勢,在未來三年內會有超過二十間新酒店陸續落成啟用。報章亦報道,不少發展商正積極把工 廈及商廈轉作酒店發展,預期到二○○五年,將有超過一萬六千多個房間供應。不過,筆者認為,遠水不能救近火,酒店供應現在已經是一個問題,刻不容緩。 《澳門日報》曾報道,十一月來澳內地客首次超過港客,主要是受惠於內地市場開放,以及香港酒店房間供不應求。香港酒店房間長期供不應求,房價高企,令部分旅行團選擇在深圳或澳門逗留。 大量旅客根本避過不敷應用的酒店,轉到時鐘酒店、賓館或親友家中住宿。問題不但不會短期內改善,內地旅客的人流更醞釀成「急流」。在十一月份,來港內地旅客比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七十,而所有酒店入住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二。這還只是開始! 元旦開始,已辦理IC卡暫住證,在廣州住滿半年的廣州市外戶口人員,可向暫住地區出入境部門、毋須返回原居地申請來港澳旅遊。來港內地旅客又將會增加一 批生力軍,為數三百萬。這個措施效果尚未出現。還有,施政報告亦宣布,中央政府同意研究允許廣東省境內居民以個人身份來香港旅遊。此外,外省人在深圳、北 京及上海三地亦可以參加港澳遊來港。內地人流,正如山上下大雨,在上游匯聚了,正向下游沖下來。酒店不足問題稍後將加倍惡化。 大型 酒店集團著重豪華五星級酒店的市場,絡繹不絕的內地旅客只進入三、四級酒店市場,不能帶給他們多大好處。如果酒店供不應求,反而有可能增加五星級酒店的入 住率或者酒店房租水平,甚至在澳門投資的酒店亦會得益。雖然入住率上升,但全年酒店平均房租仍下調百分之五點三,至七百一十三元。再加建酒店將增加房價壓 力,令投資者難以回本、失去信心。酒店業似乎希望酒店滿溢現象不單在旺季發生,到變成日常現象才肯承認酒店供應非常緊張的問題;然而,興建酒店動輒要三年 才能投入市場,政府到時才規劃已太遲。 現在二萬四千多個居屋單位,在政府宣布停售之下,用途仍然懸而未決;其中四千五百個紅磡紅灣 半島及牛池灣嘉峰臺的私人參建的居屋單位,由於標書訂明業權歸發展商所有,故此應有特別安排。另外,除了四千多個出售了部分幢數的居屋屋苑需要另外考慮之 外,筆者建議其他一萬多個單位改為旅遊用途。 即使居屋結構與酒店並不相同,但這些居屋只要符合防火及安全標準便可以,毋須達到酒店水準。它們只是一種有特色的「賓館」,可以即時紓緩供應嚴重不足的問題。 酒店業的利益又如何「擺平」呢?筆者建議,將二萬多居屋管理權批給所有酒店經營者,每兩間現存的酒店房間擁有者,會隨機獲發一間「旅遊居屋」房間的管理 權。政府只作宏觀規劃,具體管理由酒店業者負責,政府不作任何現金上的投資,房租中抽取部分作政府收入。有關管理權可以轉售,有意加強經營的可以向無意經 營「旅遊居屋」的酒店業界作出收購,累積到某一個數目的經營權時,經營者可向政府建議整體規劃,把有關屋苑發展成主題旅遊村。政府可增加酒店房間稅,政府 來自酒店房間稅的收益可望增加。對酒店業而言,有關建議沒有打擊他們的生意,反而增加他們的賺錢機會。始終五星級跟三、四星級酒店是兩個不同市場,增加 三、四星級酒店的供應不一定拖低五星級酒店的房價。 酒店供應問題將愈來愈嚴峻,筆者希望各界重新想想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全城齊亮燈 「火鳳凰夜」重生 - 經濟日報
政府成立「振興經濟策略小組」,原來不是籌謀獻策,推動經濟發展,而是怎樣動用10億元向海外推銷香港。英文名字中沒有「振興」的意思,只有「re-launch」,那只是「再起步」的意思。 據說,不用呈交建議書「入標」而被「欽點」的公關公司建議在維港放煙花宣布勝利,在外國電視台播放宣傳片,由特首主持「爐邊談話」云云。花錢放煙花,最多只能在外國新聞片出現幾十秒,有何新聞價值?10億元應該如何用?
◆邀中美首腦來港開峰會◆ 這筆錢不能只用作「公關秀」,我們不是宣傳我們沒有的東西,首先我們要問:我們有安全嗎?有建議邀請國際政要來港,以示香港的安全,但誰可以吸引國際傳媒的興趣?我相信除非胡錦濤和布殊在香港舉行高峰會議,否則看不出有甚麼功效。 我想,我們可否設立一條「安全通道」,那些來港貴賓由上機到抵達香港機場,乘搭任何交通工具,到食肆進餐,都可以選擇由官方健康驗證的安全服務?在機 上,「安全」貴賓可以和其他乘客有足夠距離,在香港機場有「安全通道」,毋須和其他人擠迫,酒店內有「安全專」,道路上有「安全的士」,進食時有「安全 食肆」。
◆請球星做香港代言人◆ 找國際代言人宣傳香港,應該邀請曼聯球星碧咸(若不能,法國施丹 及巴西朗拿度也可以)及高爾夫球巨星「老虎仔」活士來港親身體會抗災成功之後的香港生活,他們是歐美無人不識的人物,理應引起歐美社會(不只是商界)的注 意。我們亦可以邀請西班牙皇家馬德里球會來香港和中國國家隊及世界球星聯隊進行三角表演賽。不要小看足球明星,他們才是最全球化的代表。
◆關燈一分鐘 為醫護默哀◆ 有人建議找一天定為D-Day,象徵如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反擊成功的戰役。筆者則建議「火鳳凰夜」,以示香港重生,也凸顯香港東西文化交流的地位。那一 晚,全港商業區關燈,全港市民集體祈福,為無私而犧牲的醫護默哀,一分鐘後,全港商業區同時「開燈」。當然我們要小心電壓突變而出現的問題,若一切順利, 我們便製造出由黑暗的死寂轉到重新綻放萬丈光芒的一幕。這一幕一定能成為全球當日新聞及繼後時事檔案片段,勝過千言萬語。 如果能夠 隨之有鐳射激光表演,更可以在維港沿岸找一片空地趕搭表演場地舉行。我們也可以邀請電腦動畫公司,製作一套「火鳳凰重生」的短片,以現代西方科技表達中國 傳統文化,也凸顯香港數碼技術的水平。迪士尼公司也是可能的合作夥伴,預告香港迪士尼將有無比吸引力,甚至開拍香港抗災的卡通動畫。迪士尼公司為己為人, 當想到2005年香港迪士尼主題公園開幕時,理應有興趣。 筆者為文,只願香港不會白花百多萬的公關顧問費以及其他不知多少的廣告宣傳費,換取最近「Hong Kong Take Your Breath Away」的宣傳效果。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