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輔助教育體系 - 信報


  教統局鼓勵學校之間共享職業導向課程的資源,包括交換學生、器材,是否正反映開放教育產業的需要?在正統、受資助的辦學團體之外,有很多不同機 構提供毅進及職業導向等課程,讓我們稱這產業為「輔助教育業」。在學分制下,「輔助教育」課程仍然保持由社會服務機構以至培訓企業舉辦,只要經過學術評審 機制認可的程序之後,由學生報讀。學分制搞活「輔助教育業」,促成教育產業市場化。由辦學團體決定教育資源的分配及調配最具效益呢?還是「錢跟著人走」, 由教育服務最終消費者決定最能善用資源呢?

  事實上,「輔助教育業」已具雛型。第一個來源是社會服務機構及職業培訓局,它們提供很多 毅進、展翅、職業訓練以至領袖培訓計劃;第二是專門提供預科教育的私立機構如恆生商學書院、保良局莊啟程預科書院;第三是多家本地大學為吸引中六「精英」 學生,開設附有大學認可學分的資優及拔尖課程;第四是以半專業形式的培訓師(Trainer)提供的課程如身心語言程序學(NLP)及個人成長課程;第五 是私立大專院校及教育組織,前者包括珠海書院及樹仁學院,後者可以牛棚書院及禧文學舍作為例子,兩者都以學術有成者作教育者;第六是社教與文化機構如外國 官方的語文課程。而在外地,社教與文化機構如日本民族研究所、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都開辦學分通識課程。

 

發掘社會寶貴教學資源

 

   除了這個雛型「輔助教育業」外,整體社會還有很多未被善用的寶貴資源,發掘出來對通識教育的推動更為有力。讀者不是教育專業,但在社會上有豐富經驗,有 濃厚興趣及抱負將自己的見識帶給下一代,現在有正式的渠道嗎?沒有。然而,開放化之後,讀者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一個教學組,經學術評審機制認可,並 且經過規定的通識教育培訓訓練之後,便可以向不同學校教授某一科通識科目。於是,學分制可以引進學校體系以外的龐大教學資源。

  一家 學校舉辦「跨學科考察團」,到過廣東、山東、陝西、河南、江西、上海、江西及湖北等省市,融入中六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地理、中史、中國文學、生物、化學 和通識科中。在學分制之下,考察團的創意教學及經驗便成為商機。經過學術評審認可後,有關學校或者有關教師自組教育機構便可能提供同樣課程給其他學校或同 一辦學團體的其他學校,資源可以躍動,經驗可以快速累積,輔助教育產業亦可以慢慢形成,教師出路亦可以多元化。

 

教師就業身份三種模式

 

  在學分制下,教師就業身份可以有三種不同的模式。第一是傳統模式,受聘於一家學校,教授必修科及選修科(包括通識科);第二是受聘於輔助教育產業,教授通識科、毅進及職業導向課程;第三是以自僱人士身份,為多家學校教授某一選修科。

  至於輔助教育產業的蓬勃危害正統教育體系的教師飯碗問題,解決的方案是將每一通識教育的學分和聘任原為學校教師的職員數目掛鈎,確保教師不會在新制度下被迫失業。

   教育當局不應插手教導校方如何教通識,應該握著重點,在正統教育以外培養輔助教育體系,令整個教育產業更有原動力。應該將教育選擇權交給學生及家長,而 學校和教師應發揮全人照顧的角色,在德育上下多一點功夫,師生之間不應只有課本及成績作連繫。而當局應該做的有三︰一是是抓緊學術評審,以保證輔助教育體 系所提供的職業導向及通識課程符合標準;二是加強提供培訓予正統及輔助教育行業;三是職業導向及部分通識科獲得資歷及資格認可,令僱主接受成為入職條件, 而其餘的便應放手不管。

學制改革.二之二


跨國企業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 信報


  香港統計處最近公布《二○○四年海外公司駐香港的地區代表統計調查報告》,顯示非常強勁的勢頭,今年六月,外資在港設立地區總部數目比去年同期的九百六十六間,增加至一千零九十八間,增幅超過一成三。

   外資在港設立公司統籌亞洲區的業務,除了用「地區總部」的形式之外,亦可以用「地區辦事處」.所謂「地區總部」,是指一個辦事處,有權統籌區內的其他辦 事處或附屬公司的運作及業務,而毋須經常請示或諮詢母公司。相反,「地區辦事處」雖然有權統籌,但須經常請示或諮詢母公司或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在過去一 年也增加一成二至二千五百一十一間.

  讓我們將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統稱為「地區統籌中心」.跨國企業地區統籌中心對香港經濟的帶動作用不易馬上評估,但對就業情況又有多大幫助呢?

  跨國企業地區統籌中心在本港聘請了十九萬三千人,佔所有就業人口百分之六。在二○○一年由於正值科技泡沫狂潮,失業率跌至回歸後最低水平的百分之四點五,而有關調查在當時亦未成熟,外資回應率並不理想,因此我們只能參考過去三年的趨勢。

 

高薪職位並無增加

 

   「地區統籌中心」聘請僱員平均數目頗為穩定,為數五十一至五十三名之間。因此,過去一年增加了四百多間地區統籌中心,製造出近三萬個就業職位,貢獻了幾 近一個百分點的失業點跌幅。如果再細看今年第二季就業人口比去年同期上升了八萬多人,但有二萬多是來自自僱人士,受聘職位只增加了五萬多,受聘於地區統籌 中心佔去超過一半。

  然而,過去一年香港高薪職位並無因而增加,反而下跌。在今年第二季,每月入息超過五萬元的住戶數目跌破二十萬關 口,比沙士肆虐的一年前同期少六千多戶。經理及行政級人員與及專業人士就業人數都在同期下跌,前者更少了一萬五千多人。地區統籌中心的吸納量不能抵銷香港 本土經濟結構轉型中流失中的高薪職位。

 

外資影響力一直上升

 

  外資來港除了成立地區 統籌中心市處理亞洲區業務之外,另一個形式自然是處理香港業務,亦即是「當地辦事處」。當地辦事處在過去一年增加百多間,但聘用人數卻減少近三千人。事實 上,新增地區統籌中心多達四百多家,但在二○○三年及二○○四年新開設的地區統籌中心只有約一百家,於是有三百多家很可能是由當地辦事處升格而來。

   用另一角度看,有意來港設立地區統籌中心的外資多數會按部就班,先設立「先頭部隊」,稍後再升格。看來,過去一年條件變得成熟,令大批當地辦事處升格。 因此,當地辦事處可能是「未成年」的地區統籌中心。那麼,現時「成年」及「未成年」的地區統籌中心總共聘請了多少員工呢?答案是二十九萬三千萬人,佔就業 人口百分之九,比兩年前上升零點七個百分點。而外資對香港就業市場的影響力一直上升。

香港就業.二之一


銷售稅不合香港 - 信報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立法會經濟及財經事務委員會上建議考慮多項財政措施,擴闊政府收入的來源,再次推介開徵銷售稅。

  唐英年強調,全球已有超過一百二十個國家及地區開徵銷售稅,香港是唯一沒有徵收的已發展經濟體系。言下之義,香港是「落後」於世界潮流。奇怪的是,香港一直向外宣稱擁有獨特的稅制優勢—簡單稅制,稅務的種類非常少,其他營商之都卻稅制繁多,影響營商環境。

 

網上避稅易如反掌

 

   港府及會計界人士都形容國際間的銷售稅徵收情況,彷如已上軌道。但實情的是,當電子商貿愈來愈活躍,每年增長率數以數十個百分點上升,對銷售稅的影響根 本難以評估,而香港的獨特環境更特別容易孕育合法的避稅行為。香港跨境貿易正是香港經濟命脈所在,而最令當局頭痛的正是跨境的電子貿易,從無所追尋的海外 供應商購物如何徵稅?

  美國不要求在外國的供應商代收銷售稅(當地叫Sales and Use Tax),而是由消費者自我評估,而絕大部分的非商業消費者都不予理會。在其他大部分地方則要求外國的供應商代收銷售稅(多數叫Value Added Tax , VAT)。香港看來會選擇後者,但他們仍然面對VAT體系面對的困難,怎樣找到這些進行電子貿易的海外供應商呢?它可以只是一個伺服器,隨時遷移,甚至是 一組在不同地方跳動的伺服器群組。

  第二個問題是,如果消費者不能確定身份的話,銷售稅也是很難徵收的。和外國人一星期出外一兩次作大規模消費很不同的是,香港人在商店林立的地方,隨時便可上網,發出購物指示,怎樣執行銷售稅呢?

   香港是一個細小地方,個多小時之內便能夠出境,電子貿易對香港的銷售稅影響更甚。想一想,如果香港居民在澳門、深圳或任何香港鄰近地方購買煙、酒以外的 產品,並將物品帶回香港,或郵寄返港,我們無需支付香港銷售稅,亦無需付任何稅項,因為香港是一個自由港,沒有關稅。如果這家供應商在香港舉辦產品推廣 會,而一位顧客看到一個心儀的產品,之後在網上發出購物指示及付款,指令這家在外地的公司送貨到某一地點(顧客的住址或任何一間連鎖店鋪),需要付銷售稅 嗎?如果需要的話,兩個購物行為有何不同?在跨境消費如以往鄰居借鹽般方便的情況下,銷售稅的流失會有多大?

 

購物天堂美譽不再

 

   可以想像的是,一家供應商「公司甲」如果想「合法」避開銷售稅以增加「產品A」的競爭力,可以將網站及其伺服器設在難以追查的海外地方,之後找來一家推 廣公司「乙」,負責推廣包括ABC等等不同產品,但不處理買賣指示。顧客在附近的店鋪或連鎖店上網,去到「甲」的網站,發出購物指示,之後由物流公司 「丙」負責送貨甚至由顧客在連鎖店取貨。在這個安排下,稅局在法理或實際上都不可能毫無爭議地向公司甲、乙、丙或顧客收取銷售稅。

  銷售稅的可行性不單被忽略,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也是大大被低估。不少論者及官員以為外地及內地旅客可以退稅,銷售稅便不會影響零售業。

  事實是,一般貨品的「購物天堂」美譽,香港早已失去,現今要全力保持的是「名牌購物天堂」的地位。銷售稅對「名牌購物天堂」有何影響呢?

   「名牌購物天堂」的成功因素最主要是匯聚效應(clustering effect)。鳳凰衛視主席劉長樂在《再造天堂》一書中指出:「意大利米蘭不是生產LV,為什麼米蘭的LV價格比香港低百分之三十。這是因為銷量大,薄 利多銷,價格就低了。」匯聚效應的其中一個促成因素便是本地人的經濟能力及品味,香港本地人的消費力提供對匯聚效應具關鍵性的支持作用。不少內地旅客都認 香港潮流及時尚馬首是瞻,因此香港人熱衷的名牌,內地人亦會追捧。因此,當香港「貴賓」客戶在香港購買名牌貨品要付出幾個百分點的銷售稅,部分會否轉到其 他地方購買呢?

  另外,香港亦面對激烈競爭,名牌貨品是全球化產品,任何一處都可以將生意搶過去。旅行時間緊迫,不一定有足夠時間搞 退稅手續。絕大部分旅客來香港旅行都會到澳門,在香港開徵銷售稅後,澳門會否以極誘惑的條件吸引世界名牌到澳門設立專店,配合他們吸引高消費族群的會展及 賭博業務?當本地客戶拱手讓人之後,在香港的貨品銷情便會減慢,最新、最好、最「潮」的名牌貨品便會減少或延遲到港,香港名牌之都便會默默褪色。

銷售稅.之一


最笨拙的「擴闊稅基」形式 - 信報


  銷售稅的影響不只是在消費行業,而是廣泛的各行各業,例如批發、零售行業便要處理更多行政及退稅事宜。

  當年政府稅制研究委 員會有這樣的解釋:「雖然在生產過程和分銷鏈的每個階段都會徵收,但最終會由消費者繳納。商品和服務的中間買方雖然會繳納商品及服務稅,但可按稅收抵免機 制獲發還所繳稅款,毋須承擔繳納商品及服務稅的責任。」可見,為了向最終消費者收取稅項,所有分銷環節的企業都添上麻煩。

  首先,不 論是本地及海外貿易商都要登記為註冊貿易商。之後如果貿易中介人向供應商取貨,先要代支銷售稅,假如是二百元;當消費者向中介人購物時,自然亦要收取銷售 稅,假設是三百元。那麼貿易中介人便要有足夠的記錄,之後要向稅局繳交(300元-200元 = 100元)。

  處理銷售稅會帶來多 少工時?花了多少「不事生產」的行政費用?從這個簡單例子便可以意會到銷售稅對整個貿易行業的影響,而香港中小型貿易商數目龐大,很多貿易商只有很少員工 以維持競爭力,銷售稅無疑會減低他們的競爭力,加劇香港貿易商離岸化,也對有意創業的人製造障礙。最受惠的行業必然是會計業,因為銷售稅製造大量會計需 求。

  香港企業將很多產品從外地入口香港,然後再運往內地再加工。這類活動稱為「外發加工」(Outward Processing),統計上列為「貿易」活動。和外國不同的是,香港很多經濟活動是配合生產活動,是全球供應鏈的一環,卻可能被視為消費活動。徵收銷 售稅必需更準確反映香港經濟活動的複雜性,否則對整個生產部門帶來很大的不必要麻煩。

 

增加營商成本

 

   現在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中,私人消費開支達七千億元。而政府指出徵收一個百分點的銷售稅,政府每年可以收取六十億元稅收,不過,要對部分人士及貨品服務提 出豁免,估計開徵百分之五銷售稅,會帶來二至三百億元的稅收。收入真的有那麼多嗎?如果食物、住屋、交通、醫療、教育、水、電、煤、電訊等都獲豁免,每百 分點的銷售稅收益有可能達到四十至六十億元嗎?根據香港統計處對香港留用進口情況(即進口貨值減去其中用作轉口的貨值)的分析,二○○三年留用進口中,用 作消費品(不計及食品)的只有百分之二十三點七(一千一百二十八億元),只是第三大用途。第一是原料及半製成品(百分之三十七點一),第二是資本貨品(百 分之二十二點六)。可以肯定的是,這三類的進口都受銷售稅影響的話,香港在投資及外發加工上都受到打擊。事實上,一位會計業人士便建議:「加上銷售稅可把 屬於資本性質的商業活動所得也納入稅網,令稅基擴闊,收『多用多付』之效。」

  香港真的不惜調高營商成本,以增加稅收?若只針對第一 類的「消費品」,銷售稅收入根本是大大高估的。再加上會計行業估計政府每年就開徵銷售稅承擔的行政費用達四至十五億元,究竟銷售稅真的是「物有所值」嗎? 唐英年說:「究竟我們要加強『能者多付』,還是『合理承擔』?這就要看看其他稅有否增加,例如商品及服務稅。如果開徵了,就可減(薪俸)稅。」財爺不惜調 低薪俸稅去為銷售稅開綠燈,市民會接受這個「交換」方案嗎?

  財爺形容銷售稅是「公平」的稅種,這是真的嗎?很明顯,銷售稅是一種無 論貧富都要繳付的稅種。由於低收入人士的消費佔收入比例較高收入人士為高,銷售稅很明顯是「累退稅」,有加劇貧富懸殊的效果。為應付代表貧苦大眾的政治壓 力,政府於是必需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另外的支援,如降低薪俸稅以及豁免低收入人士的部分銷售稅責任。

 

剝削窮人福祉

 

   舉例說,一位窮人荷包內開飯錢原本剛剛足夠,增加銷售稅後,有三個可能性出現。第一,他用儲蓄支付新增的稅項,他的福祉下降了,更「赤貧化」,但這情況 在民粹政治之下,當然不會出現。第二,他多數會改買更平價的飯盒,有時不吃午餐,有機會他會買內地無需繳稅的食品及必需品,他的福祉同樣下降,而零售業的 收入亦減少。無怪乎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估計餐飲業營業額會每年下跌三十五至四十億元。第三,政府提出貧窮戶豁免銷售稅的方案。提出的方案包括必需品及服務提 供寬免;所有住宅租賃;食物;某一個營業額之下的中小型商鋪。很明顯,政府是傾向第三個銷售稅方案。

 

犧牲中產階級

 

   羊毛出在羊身上,「交換」方案怎樣令政府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其實是那些人付出呢?既然要「擴闊稅基」,太多稅收集中在高收入人士及企業,因此「擴闊稅 基」最終是將更多人納入稅網。相比起增加直接稅來滅赤,銷售稅的開徵當然令富裕階層的稅項不會增加那麼多,亦即是「能者不用多付」。低下階層也不會因為銷 售稅而影響福祉,因為政治上一定行不通。不要誤會,「交換」方案如果成功增加政府收入,中產階級的負擔不是減輕,而是增加。「合理承擔」是由中產階級承 擔。從另一個角度看,沒有政治代表的中產階級當然是被犧牲的一群,「交換」方案提供了令人目眩麻木的政治效果。

  香港的薪俸稅已經很 低,根據國際管理發展研究所(IMD)發表的《二○○四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的薪俸稅對打擊僱員的工作及進晉動機是全球第三低的。那麼,為何要急於降 低薪俸稅稅率呢?香港的「稅基」不應貿然擴闊,以免殺雞取卵;反之,香港政府「開支基礎」卻應收窄!而如果真的沒有選擇要「擴闊稅基」的話,而大眾市民認 同共度時艱的需要,那麼考慮直接稅是更直接了當,當經濟好轉便回降稅率。銷售稅是極度勞民傷財的最笨拙「擴闊稅基」形式,注入香港經濟體系將是糖衣毒素。

銷售稅.之二.完


紅灣半島「領匯化」的奇想 - 信報


  全城沸騰的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公開發售部分共接獲五十一萬份申請表,獲得二千八百億港元認購金額,打破駿威九三年二千四百億元的凍結資金紀錄。連同國際配售超過三千億港元的認購額,總認購額達六千億元。

   較早前有議員在立法會上提出領匯上市是「賤賣」房委會資產,輿論認為根據公認準則,領匯「現在」的估值合理。不過,若非領匯上市後升值潛力優厚,怎會出 現全城認購狂潮?事實上,除了六厘多息口的吸引力,領匯最大的賣點是看好公營資產私有化後,官僚管治不再,營運效率提高,資產價值可以攀升。因此,領匯認 購價相比「未來」的估值是偏低。既然如此,為何不先私有化,提升資產素質之後才上市呢?那時,領匯不是可以賣得更好價嗎?

 

市場力量淹沒民粹政治

 

  事實上,若不「賤賣」,領匯未必容易賣得出。為什麼?

   現在香港政府管治威信喪失,政治變得非建制化,各人各行其是。領匯若非上市,部分既得利益集團會否阻礙私營化呢?根據招股書,二○○三至○四年度的房委 會零售及停車場業務的員工成本為四億三千萬元,其中商業樓宇分處總共有六百五十名僱員,直接員工成本為三億八千萬元,每月每名僱員平均直接成本(還未計及 間接成本)為四萬九千萬元!這是月薪,並非年薪!招股書指出,預期在○五年三月底時,員工數目減至三百人。沒有五十多萬認購者的「市場」力量,政府能夠頂 得住工會及民粹政治力量反對裁員嗎?

  由於股票市場加快將資產提升的價值反映出來,一般估計可以令領匯股價上升兩成,以五十萬散戶認 購者,每人一手計算,每人可套得一千元的私有化價值,總值超過五億元。無怪乎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阻延領匯上市的行徑被不少認購者破口大罵,連一位著名 經濟學家也形容是「與市民為敵」。可見,「領匯化」便是用「與民分利」的方式,化解反對的政治力量。

  紅灣半島的拆樓爭議塵埃大減之下,得以落定,不過營商環境惡化的憂慮卻進一步加深。

 

發債集資取代銀行貸款

 

  業界對紅灣半島改裝翻新,和拆卸重建的利潤差距,有很不同的評估,較多人估計為四十億,而最小及最大的差距為二十億元及五十億元。發展商為何不理股東利益,願意放棄二十至五十億元的利潤呢?

  發展商是否認為當今政治壓力之下,拆卸重建方案最終變成尾大不掉,曠日持久?在題為「尊重法治,包容民意」的報章全版聲明中,發展商指出:「不願見到香港尊重私有產權和合約精神受到衝擊,破壞自由經濟的營商環境。」誰人作出衝擊及破壞呢?民間團體?政客?政府?

   最初八億六千萬元補地價協議已經令發展商站在不利位置,市民認為發展商之得,便是庫房之失,也就是公眾之失。因此,「有錢人大晒」的責罵聲便更響亮。財 團應該明白,香港已是成熟社會,港人不像殖民地時代忍氣吞聲,也不像其他權錢互扣的社會,有權有錢的人做事可以無往而不利。在世界上是沒有政治麻煩的營商 環境的。

  既然能一下子放棄二十至五十億元利潤,發展商何不在最初便考慮「領匯化」方案,例如將一半利潤差額,即十至二十五億元還富 於民,回應市民提出的各種價值觀?例如,既然六厘多的息率回報已經有這麼大吸引力,拆樓重建方案可否放棄銀行貸款而改為發行六厘多息口的債券,讓市民認 購?

 

成立非牟利環保拆樓機構

 

  另外,市民亦批評拆樓重建方案是浪費、「折墮」, 「教壞下一代」,那麼又如何化解呢?假設一幢樓宇一般的壽命是五十年,發展商能否在物料上增加投資,令壽命盡量延長?又例如,舊樓重建是有客觀存在的需 要,而假若發展商介紹的「環保拆樓」方式是減少建築廢物的良方,那麼發展商應該撥出部分利潤,成立非牟利的「環保拆樓」機構。「環保拆樓」機構董事會大部 分成員由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及環保團體委任,以最環保方式推動市區重建,向政府及其他發展商提供顧問及工程統籌服務,只收取成本。而發展商拆卸紅灣半島會產 生近二十噸建築廢物,但在「環保拆樓」機構全力推動之下,長遠而言能夠減少二十噸建築廢物的話,發展商也可以將功補過。

  香港已經進入都會式經濟模式,需要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文化水平需要不斷提高,追求更高社會及文化價值。以往唯利是圖的經濟文化已經和香港目前的發展不配合。而商界亦需整合經濟及文化視野,才能夠和香港同步再騰飛。